第110章 星舰(2 / 2)
对章北海这位前太空军政委的唯一优待,是优先选择权,他可以选择在哪一艘星舰上服役。
章北海对战舰的选择很谨慎,尽管舰队司令部一再的催促,他依然不着急。
要来了所有亚洲舰队的资料,一艘一艘的研究。
亚洲舰队的星舰,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小吨位的护卫舰,基本都在五万吨以内,一般配备一台聚变直喷发动机。
最高航速虽然能达到百分之十五光速,但是自持能力不超过一年,舰员数量通常不足五十人,主要的作战对象是冥王星以内的区域。
当然也可以伴随大型母舰,进行深空作战。
大致相当于相当于常伟思司令员,划分的中等技术层次。
章北海对这个级别的舰艇不感兴趣,瞥了一眼就跳过了。
第二种是驱逐舰,吨位在十万到五十万之间,作战半径远达奥尔特星云,属于常伟思划分的高技术层次。
舰上拥有完善的生态循环系统,自持能力高的多,即使到在奥特特星云边缘,维持一年左右的高强度作战巡逻也没问题。
最后一种是太空母舰,这种星舰很特殊,自身的动力与武器都很一般,全速航行时,速度也不会超过百分之十光速。
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够大,与其说它是一艘星舰,不如说他是一个移动的太空港。
能为一般的驱逐舰,提供足够的燃料补给,还有武器弹药,只要不涉及更换驱逐舰龙骨,或者反应堆大修,一般的故障都能处理。
内部设施和舰员的数量,几乎相当于地球上一座小县城。
设计思想完全脱胎于几百年前的航母,作战主要依赖搭载的驱逐舰和护卫舰。
这样的母舰亚洲舰队有六艘,北美舰队则高达十一艘,欧洲舰队相应少一些。
章北海对母舰级别的星舰最感兴趣,但也知道以今时今日的身份,想控制一艘几百万吨级的母舰,属于痴人说梦。
重点目标仍然是寻找合适的驱逐舰,这种星舰的型号众多,技术状态也参差不齐,不能只是简单根据吨位划分。
有的驱逐舰吨位很大,加速能力和武器配备却很一般,反应堆技术也比较老旧。
有的驱逐舰技术很先进,吨位却很不理想,相应的航程和生态循环系统也就不够理想。
这与公元时代的潜艇差不多,只有平衡了火力,机动性和自持能力的星舰,才是理想的星舰。
太空作战跟潜艇很相似,一但出航就很难获得补给,自持力和吨位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直到看到那个熟悉的名字。
自然选择号!
“这不是高欣制定的行动代号吗!真有这么巧合的事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