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天地(1 / 2)
那么这个慧光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说到慧光,他的经历也很传奇。他和昙鸾一样也是少年出家。早在太和廿二年(498),少林寺的创宗大师跋陀尊者有一天到洛阳城去参访,走在天门街井栏上,忽然看见有一个小孩儿正在踢毽子玩,这个童子竟一连踢了五百个不坏。围观的人不住的喝彩,让跋陀心动。他唤过童子,用禅杖轻敲其头,声音清彻,乃知法器。遂与童子父亲交谈,知他姓杨,定州人才到京城。转年四月小孩父亲送子到少林出家,取法名慧光,时十三岁,先受三归五戒,跋陀在这年坐夏之后,便度慧光出家为沙弥,受十沙弥戒。
坐夏是指每年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的三个月,僧侣、比丘都闭门谢客,专心坐禅、诵经、写经、诵戒本等,是僧伽必修的斋期,常常用坐夏的次数来衡量一位僧人的资历。
慧光聪明、好动、眼光如火,跋陀知其必有奇操,要求慧光先从学习戒律开始。曾经说:“这个沙弥不同于其他人,若令其有成就,宜从律学开始。律是慧的基础,非智不奉,如果不先学律,直接学习经论,会阻碍他得道证果。”
慧光先听习律部,经过4年的刻苦努力,精通了《僧祗律》,升座开讲,听众云集。进而钻研《四分律》,写成律疏一百二十纸。成名后学习经论,从学者辩公受业,后来到洛阳搜求新学说,并研习南北各地的语言,都达到很深的造诣,被称为圣沙弥。
后三藏大师勒那摩提和菩提流支在少林寺译经,助译者来自四面八方,方言各异,致两种译本分歧,这时他回到少林寺帮助译业顺利完成。期间拜勒那摩提为师,承传勒那三藏的地论学说,撰成《十地经论疏》,勒那摩提故去后,成为南道系开宗之人。
此外,慧光是拔陀的嫡传大弟子,道房是二弟子、而僧稠虽然是三弟子但严格的说算作再传弟子,因为僧稠刚入门的时候,曾经按僧实的指点跟道房学过经论,禅定有成之后才由拔陀传授更高的功法。因此按理少林掌门的位置首先是慧光的,慧光因为没得拔陀禅法的真传,便想要别开天地,因此放弃掌门之位。按顺位应该是道房继承掌门,道房倒是得了真传,但没有创新,并且自身的武功一直在五重左右徘徊,因此连上次的终南大会都没让他参加,所以他也放弃了掌门位置,才改由葱岭之最的僧稠接任。
不过,如今慧光已经名扬华夏,他的弟子更是人才济济。尤其首座弟子法上今年才不足30岁,已经是五重功力,此人也是佛法武学天才,是华夏五大青年才俊之一。最近,法上开始夏听少林秋还漳岸,讲习《十地》、《地持》、《楞伽》、《涅盘》等,并着有文疏,时人都称赞京师极望,道场法上。 这个‘道场’就是少林寺的官称。其他弟子如僧范等等,好多都已经名声在外。而且慧光收徒,好多弟子的岁数比他自身都大,可见慧光的才气名气。
正因如此,慧光虽然放弃少林住持的位置,却被官家一再的加封僧官,最后到做全国僧侣的代理大统,现在这些宗教界的元老,又推荐他直接变成大统,以便名副其实。
今天慧光法师回京城找道宠,大家猜不出具体细节,其实里边另有隐情。
其一,三年前五台山灵辩大师来京,在皇宫里为皇帝讲授大品般若、华严经等经论,慧光与他交往甚密。慧光的《十地经论疏》其实也是华严经其中的单行一卷,因此俩人在学派上属于同宗。灵辩圆寂时,曾经想把五台山华严宗托付给他,但当时灵辩大师居住的融觉寺住持昙谟最,却称灵辩圆寂系有人加害,意图夺取五台山道场。因此慧光便没有马上着手接管五台山事,时过多年,现在昙谟最表面圆寂实际已经隐居白鹿,而五台弟子又来到京城参加剑士比武,他安排弟子昨天与其联系,定今天他要亲自会见昙现,着手五台山华严宗。
第二个隐情是,慧光虽然先拜拔陀为师,但没学拔陀的禅学,而是学的律学,成名后学习经论,从学者辩公受业,又拜勒那摩提为师,成为地论派的传人。
现在禅学主要分为三派,第一派是跋陀及其弟子僧稠的禅法,即“四念处”、“五停心”的止观法。所谓“五停心”是指用五种方法去治五种心病,借以停止内心的贪欲等五种过患。分别是:一不净观,二慈悲观,三因缘观,四界差别观,五持息念等,合计五种停止其心。第二派是勒拿摩提及其弟子僧实的禅法,以“九次调心”为纲要。第三派菩提达摩的大乘“壁观”。
而慧光虽然人在少林寺,名义是禅宗的门下,但跟禅宗的学派完全不是承继关系。将来僧稠和弟子昙洵会发扬拔陀的衣钵,僧实和弟子昙相继承勒拿摩提的衣钵,慧育及坐下弟子甚至新来的神光会继承达摩的衣钵。而自己虽然这三位高僧都曾经是自己的老师,但却都没有缘分继承他们的衣钵,那么他的基业该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