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剑魔本是晚唐人!(2 / 2)
一字慧剑门在福建。
好吧,这个世界里,福建总是很惨,福威镖局也在福建......
当年天山童姥灭门一字慧剑门,卓不凡被吓破胆,匆匆为师门众人收尸,也不敢在福建呆,一路润到了辽东。
在辽东没有生计,卓不凡便当了一个卖参之人,在长白山挖人参。
也是卓不凡的机缘,几年后他不小心坠入一个谷中,发现一个冰洞,里面是一个前辈高人的尸体和一本剑谱与书信。
书信里说,那前辈高人是晚唐河朔三镇人士,名叫白思齐。
当时河朔三镇与大唐朝廷对立严重,因此当地武德充沛,习武之人颇多。
白思齐剑术精妙,在当地为节度使当教头,渐渐得到了“剑神”的美名。
但后来,河朔三镇的鲜卑孤独氏里面出现了一个少年剑客,自称独孤求败,与河朔群雄争锋。
那独孤求败越战越强,挑战到白思齐的时候,一剑就击败了白思齐。
而那少年,也踩着白思齐这位“剑神”,被尊为剑魔。
是为,剑魔独孤求败。
白思齐痛定思痛,到长白山隐居,苦修剑术。
等白思齐觉得自己剑术大成,出山再战独孤求败,这一次更惨,被独孤求败拿一根木剑击败。
白思齐气愤难平,吐血回到长白山,继续精研剑术,创出剑气与内力糅合的《天芒剑术》,可以催动剑芒制敌。
白思齐认为,《天芒剑术》应该就是剑道至高境界,比之晚唐时最着名的剑客聂隐娘,也不遑多让。
白思齐再度出山,想要挑战独孤求败,却听说独孤求败打败了全天下所有的高手后,因觉寂寞,带着一只俊秀的神雕,不知所踪。
白思齐蓦然回首,发现自己已经八十多岁,白发苍苍,不禁戚戚然,回到长白山后,就一日不如一日。
但白思齐的心中,还有打败独孤求败的理想,便把自己一生所学,从内功到剑术,全部写在了《剑神剑谱》上。
然后留书一封,希望继承自己绝学的有缘人,可以打败独孤求败的传人。
而卓不凡继承了白思齐的《剑神剑谱》,优化了一字慧剑门的武功结构,并且学会了《天芒剑术》的入门篇。
但因为他已经五十岁,不想在山中苦熬,便终于出山。
他出山后屡战屡胜,被几个小瘪三吹捧是“剑神”后,便以剑神自居。
“哎,认真想来,白前辈的武学,我不过学了皮毛而已。”卓不凡羞愧道,“居然妄自尊大,尊主,也许你才是白前辈的有缘人,这是剑谱和书信,我献给您!”
卓不凡可是知道生死符发作的时候,是多么生不如死,讨好的掏出一本厚厚的剑谱,和一封发黄的书信,递给慕容复。
慕容复接过一看,发现这剑谱确实很有体系,精妙之处,还在慕容家传剑法之上。
尤其是后半本的《天芒剑术》,更是博大精深,已经是神功级别。
“你自己拿着好好练吧!”慕容复把剑谱还给卓不凡,打开书信一看,书信内容是白思齐的自述,和卓不凡讲的大差不差,“这封信,我留着做纪念!”
慕容复原本不确定独孤求败什么什么时代的人,现在通过卓不凡的奇遇,明确了独孤求败的时代背景。
难怪天龙之后,洪七公都没听说过什么独孤求败。
现在是公元1091年,王重阳在1112年出生。
如果独孤求败真是天龙之后的人物,不可能遇不到王重阳,没有打败王重阳,怎么能称之为求败呢?
而杨过一开始不知道神雕的年龄,后来对周伯通说,神雕有几百岁。
再想到独孤求败曾经与河朔群雄争锋,河朔这个地区最武德充沛的时候,就是晚唐时期。
那么独孤求败,确实就是晚唐人,距离如今太远。
难怪除了少林寺有记录,如今之人都不知道独孤求败的大名。
明确了独孤求败的年代,慕容复就知道,菩斯曲蛇这种天材地宝,应该还在襄阳附近活动。
独孤求败的剑冢里面的神雕,现在应该是野生状态。
郭靖有小红马,杨过有神雕,韦小宝有双儿,自己身为一代大侠,也应该去收个宠物啊!
“既然你弃暗投明,就是自己人了。”慕容复对卓不凡说,“且站到灵鹫宫序列中。”
“是,尊主!”看着三十六洞和七十二岛的群雄,卓不凡百感交集,在灵鹫宫弟子嫌弃的眼神中,站到了队列中。
“男的这边!”司空玄对卓不凡招手,“来这里!”
卓不凡想了想,又混入了霹雳堂的队伍中。
“你们谁想继续挑战我?”慕容复看着三十六洞和七十二岛的群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