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如火如荼(2 / 2)
往日不堪回首,那尘土漫天、坑洼颠簸、泥泞湿滑的感受都一股脑封存在了他们的记忆里。
百姓们变得愿意出门、出远门了,各方的银钱也进一步得流通了起来,正是应了那句:要想富先修路。
当然,苍州县还没有脱贫,根本算不上富,但不妨碍方语把修路这一工程往周边的郡县捣腾。
按褚泗国的舆图来看,苍州县最北面离京城很近,一旦把路修通,两个区域之间的流通就会变得频繁,苍州县离奔小康也就不远了。
但这里修路会翻山过河,照目前的基建水平,建起来会费好些时间,且开山需要的人手很多,还是只能挑农闲的时候。
偏偏如今已经秋末,第二季水稻正面临收获,修完路的百姓们都各回各家准备迎接入冬前的喜悦了。
对于绿云湖沿岸村庄的百姓们来说,这第二季水稻就是今年的第二次丰收。
这也意味着他们的仓里,直到过完年都还会有余粮在里面存放着,看着就觉得心安。
又因着有那么多两季水稻收下来所得到的、把柴房都快堆满的稻草垛子,他们在大雪纷飞的冬日里,也不会被冻得直哆嗦了。
告别了饥寒交迫,甚至还能有些闲钱置办家用物什,今岁的年肯定会比以往都要好过不少。
而对于其他刚种植水稻的百姓们来说,除却从方语那里得到的修路工钱外,这可谓是年前他们最宝贵的一笔财富了。
不过,尽管在种植前弄了烧火粪堆肥,也在稻谷的生长期施了不少瘪豆子发酵做的豆肥,田里还经过了那么些鸭粪、鱼粪的轮番洗礼。
这第二季水稻的产量还是和第一季的大差不差,并没有提高多少。
方语猜测,种子的原因占据了大多数,毕竟基因这玩意儿,还是很重要的。
就像她上辈子那会儿吃的大米,虽说有多好吃也谈不上吧,但人家产量贼高,稻株长得粗壮不说,还抗病、抗虫害、抗倒伏,成活率、结穂率那都是杠杠的~!
她变成灰的那年,好像还研究成功了一种旱地都可栽种的多年生稻谷,一年两茬,像割韭菜一样,一茬一茬的能割好多年呢,可带劲儿了!
可惜,她那会儿也没想过要去买这种稻谷的种子。不,应该说,除了阳台就能种的葱头和蒜头外,她自己就从来没有买过任何种子。
而且带壳儿的稻谷这种东西,她小时候在农村随时都能见着,长大后在钢铁城市里穿梭,哪儿还能有机会看到大米的前身呢?
即便能在万能的淘网上买的到,那脱壳儿的作坊又要去哪儿找呢?
有人说镇上基本都有,可以去镇上。
呃…她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情况,能吃多少大米啊需要这么搞?
随便舂点儿出来,她就能吃好久了!
不过,要是让她自己一个人像这个世界的人们一样,用碓窝来慢慢儿舂米的话,那她绝对毫不犹豫得会选择点外卖!
一想到外卖,方语的口水就开始泛滥了,虽然好多都是科技与狠活堆砌出来的,但架不住那科技与狠活就是好吃啊!
各种味道的冒菜、米线、卤煮等等,在方语的脑子里穿插着,和接下来的规划一起,被悄然落在了纸上,落地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