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桃源新村,美不胜收(1 / 2)
李承乾用探究的眼神看着魏征,不愧是人精,生怕孤怼他让他没面子。
接下来视察的村庄,让李承乾心中的不愉消散不少。
古代的高陵,作为坝塬之地,它有很多地方其实并不适宜耕种。
土地贫瘠再加上没有化肥,一亩地的产量甚至连一石都没有。
因此在李承乾的规划中,它们反而更适合发展畜牧业。
通过畜牧业所产生的粪便,逐渐的改良土壤,同时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桃源村,坐落在丘陵边上的普通小山村。
“咦,哥,这里的环境真不赖啊。”
村子一共只有二十户人家,屋舍围着村落中央的学堂修建,学堂正中间修有一座精美的喷泉。
两条水渠成十字交叉流过,水渠边种有各种水果树。
或许是海拔的原因,此时山村中的桃花开得正艳。微风吹过,掉落在水渠中的花瓣,被鱼儿们争相啄食。
小桥、流水、人家、风车、水车、桃花等,它们组成一幅美丽的风景。
“哥,这里太美了,我决定在这里画一幅画!!”
李承乾揉下她的脑袋:“既然你喜欢那就画,咱们在这里多待一会。”
等长乐雀跃着离开,李承乾对段俨道:
“说说桃源村的情况。”
听完段俨的话,魏征脸上的震撼之色怎么都隐藏不住。
他长吐一口气道:“真难以想象,如此美的山村,以前竟是高陵最贫穷的山村。”
原来,桃源村原本有八十多户人家。整个山村的耕地不足一千亩。
没有移民政策前,平均每家十来亩地,压根就吃不饱。
幸亏朝廷招工,让他们的日子还能过得下去。
随着移民政策的实施,桃源村民众十分踊跃的报名。
因为他们心中很清楚,朝廷的招工不可能永远实施下去。
到时候没有耕地的他们,还是要回到老路上。
后来段俨找到他们,桃源村正式迎来大发展。
山村十字型的格局,段俨并没有破坏掉。
古人在建筑方面,始终遵循天人合一,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理念。
“殿下,微臣按照您的指点,不仅在居住环境上作出改变,更在农业生产方面也作出改变。
桃源村二十户人家,比较好的一百亩土地平均分掉。
其余每户四十五亩,让他们全部种草,然后喂养牛羊马匹。”
李承乾赞赏点点道:“挺不错!不过一定要告诫他们,草场对牛羊的承载力有限,一定不能过度放牧。”
段俨笑着道:“村民们又不傻,现在的生活赛神仙。过上两年,他们每家每年差不多能卖一百只羊儿。
牧监每只羊的收购价在一百五十文,他们的收入最少也有十五贯铜钱。”
“啥??”
魏征的眼睛瞪着大大的,怎么都不敢相信段俨所说的话。
“孤如果没算错的话,往后每户最少能卖给牧监两百只羊儿。那样的话,一年三十贯铜钱轻轻松松。”
魏征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他感觉头皮一阵发麻,浑身的鸡皮疙瘩都炸了。
良久。
“殿下,如果这样的话,那...那百姓们还愿意种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