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机体怎么改(2 / 2)
在这个时代,机头的截面几乎都是圆的,这样符合流体力学,只有F-16战机的机头是扁的,下面是平的,这样可以给进气道的空气提供预压缩,也算是个创新。
至于菱形截面的机头?只有隐身机才会具有,这是经过多少工程师的艰辛的努力研究出来的最合适的布局,而在这里,被秦阳直接给说出来了!
“机头后面,进气道正好可以贴着下面两侧,形成两肋进气的布局,同时,在后面来一个S型的弧度,正好把发动机挡住,这样又能减少发动机风扇叶片这个雷达波反射源,别的不动,只更改一下这些,就能将正面的雷达反射面积从5平米降低到1平米。”
这都是后世成熟的布局,几乎每一款隐身机都是这么玩的,前面是菱形机头,后面贴着两个腮帮子是平行四边形的进气道,里面是S弯,完美地遮挡叶片。
当然了,几乎的话,就有特例,这个特例就是老毛子的苏-57,苏-57是拍扁了的苏27,是根据苏27修型过来的,这种飞机用的是短舱的方式,进气道直接对着风扇叶片,根本就没法修改,所以,苏57的隐身性有限,根本就达不到东方和美国的水准。
这些说起来简单,却是无数飞机工程师们辛勤的结晶,对在场的人来说,则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没错,如果这样设计的话,飞机的雷达反射面积的确能大幅度地降低,秦总,您就是个天才!”陆老说道:“我明白您的意思了,我们只需要在歼十一的基础上进行修型,就能极大程度地降低它的雷达反射面积,从而缩短敌人雷达的发现距离!”
如果要说完全隐身,那是不存在的,隐身更确切的说法是低可探测性,也就是更不容易被探测到,这需要各方面的努力。
“我们接着说后面,对战机来说,巨大的垂尾是一个最大的雷达反射源,可以让敌机从侧面靠近的时候轻松发现,我们需要将垂尾向外侧倾斜,形成V型的双垂尾,这样就能减少雷达反射面积。”
对隐身机来说,V型双垂尾也是一个必须的布局,哪怕就算是一架单发的飞机,也得用双垂尾,比如F117。
“要是倾斜的话,那垂尾的作用力就发生变化了,就不能很好地控制了。”一名技术人员说道。
竖直的垂尾气动控制简单,毕竟直接和机身垂直,尾部的舵面转动,气流直接就是向侧面飞的,但是如果要是倾斜的话,那控制起来就很复杂了。
就和潜艇一样,常规潜艇用十字形尾舵,简单直接,但是在浅水里容易擦碰,后来就有了X型尾舵,这个可以降低高度,但是控制不是一般的难。
“以后有电传操作,我们可以用计算机控制。”秦阳说道。
隐身机肯定是不能用液压操作的,根本就控制不了,都是清一色的电传,到了后来的飞翼布局的B2就更是如此了,因为其中传感器故障,还导致过摔机的事故。
“没错,电传操控。”陆老点头:“这样侧面也不容易被敌机发现!”
“嗯,外形大致就是这样,接下来就是细节上的,比如说,座舱要镀膜,可以防止内部设备反射雷达波,各个舱口的接缝处都要做成锯齿形状,减少回波反射,对了,武器还要内置。”
隐身机的一大特色就是武器内置,只有内置才会减少武器的雷达反射面积,否则一旦挂上导弹,其他所作的一切努力都会白费。
“武器内置?”大家伙又被惊到了。
这改动可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