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此余彼余(2 / 2)
偏生她不为所动,微笑着端起茶杯送客。
待方婆婆出门后,宋姝才对绿春说:“方婆婆自是好心,但她对余书生未必了解多少。一个人读书好只能说明他脑子不笨,至于孝顺父母那不是应该的吗?圣上宣扬孝道,这些求取功名的读书人,若是扣上不孝的帽子仕途必受影响,有哪个敢不用心?所以这两样都不能看出人品好坏... ...我们虽是无钱,却不敢贪小便宜吃大亏,好赖都不会让你饿肚子,关起门来安稳度日便好。”
绿春心中信服,惭愧道:“婢子见荷包里的银子下去一半,心中着急想窄了。”
“银子的事不劳你操心,万事有我。待这里安顿妥当,咱俩去内城买些精致的绣线、布料做绣活,凭借你家姑娘的手艺,何愁卖不上好价钱?”
宋姝暗想这几天不敢去内城,平山县的几个衙役说不定尚未离开,碰见了一准被逮住盘问。
“哎,我都听姑娘的。”绿春复又高兴起来,刷刷几下扫完地面,执壶为宋姝添茶,“姑娘,我见集市上卖小食的摊子人来客往,不如我做一些拿出去卖。”
特别费事的不会做,蒸些炊饼馒头她很拿手。
“不消你如此辛苦,把家务事做好就成。”
宋姝张口就拒绝了,她的绣工精湛,在平山县都能卖上价,没道理到温塘县就不行。只要找到合适的店铺代卖,养家糊口不在话下。
她想了想,又道:“稍后我同你一起去集市,不知村里是否有绣店,或许能买些针线做几个粗使物件卖一卖。”
在刺绣针线上,她一向是买最好的针线布料才肯做。不管材料好坏,同样的图案都得费同样的功夫,差的针线布料还卖不上好价,何苦来哉?
不过,想要买上好的针线布料,桃溪村必然是没有的。只能先做些粗使的小物件卖几文钱,总好过闲着。
绿春一听大喜,忙道:“婢子帮您劈线浆布。”
宋姝放下茶杯,笑着起身,“走吧,这房子没几天是收拾不完的,晚间再打扫不迟。咱们趁集市未散,买些吃食、针线,再买些纸墨。该买的都买完,就到了取被褥的时间,可以一趟带回来。”
“也对,姑娘您好几天没练字了,总是不拿笔就手生——”
“呸,哪个是要练字?我是要给表哥写信报平安!咱们几天不露面,想必他们家中着急。”
宋姝啐了一口,想到祖母要求她们学点茶焚香、研墨练字那一套伺候人的功夫就翻白眼儿。
要是读书人非要美女在旁做伴才能好好读书,想必也不是什么正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