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外汇券(1 / 2)
第119章 外汇券
此后的一个月,除了上课和陪媳妇儿,乔韦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双桂巷那套房子上。
他让朱一舟请了一个技术好的瓦匠,对屋子稍微修整一下,尽可能保留原貌。
经过一番修缮后,这里成了两人安乐小窝,牧楚悦甚至不爱去学校上晚自修了,一有空小两口就腻歪在这里。
乔韦取笑媳妇儿经受不了诱惑,牧楚悦噗嗤一声笑出来:“尼妈,还不是你这二货勾引的!”
隔三差五,乔韦也会去附近的菜场,采购一些新鲜食材,做个黄豆炖猪脚,红烧肘子,清蒸桂鱼……换着花样给媳妇儿加餐。
这让他想起了前世两个人刚结婚那会儿,买斤肉都有考虑这个月菜钱宽不宽裕。
如今他手握五套院子,百万的身家,对于前世的亏欠,自然得好好弥补。
可是,每次牧楚悦都会说一句:“又胖了!”之后,就埋怨起乔韦来。
乔韦一直觉得媳妇儿这尿性是不是先天遗传了苏萍的脾气或者后天学了她的性格,才会这样拿自己开刀。
只是如今有了财力,他的想法也变了。
所以,每当媳妇儿冲他开火,他都是嘿嘿一笑,认错一次,然后再继续做菜,再认错,如此往复。
日子就这么混着,转眼进入了六月。
一开始,艳阳高照,热浪始袭,有一种盛夏提前的错觉。往年这种闷热难奈,一般都是在出梅之后。
省城街面上,爱美的女性穿起了短袖套裙及连衣裙,其中一些还是供销社没有的鲜艳颜色和花式。
当然,这些漂亮的衣服一部分是从南方运来的,比如乔韦在丹凤街开的那家服装店,现在成了华东地区最大的批发商店。
还有一部分来自于省城的友谊商店。
一九八零年四月一日,中国银行发行了专为外籍人士设计的支付凭证,也就是后世经常提到的外汇兑换券。
在当下这个社会物资供应相当匮乏的年代,用外汇券可以在友谊商店买到用人民币无法买到的紧缺商品。
不过,由于政策原因,外汇券只有外籍人士才能兑换,因此又被认为是特权货币。
渐渐地,有人从海外亲友那里得到一些外汇券,或者把手头外汇卖给国家,会返还一定数额的外汇券。
在这种背景下,友谊商店开始有限制地向老百姓开放,外汇券则成为人们进入“友谊”的特殊通行证。
渐渐的人民币与外汇券同时在市场上流通的“双货币制度”形成了。
有路子的省城人第一次攥着外汇券逛友谊商店,顿时看花了眼,也禁不住叫了起来:“哎呦喂,都是没见过的东西!”
穿了半辈子男女都一样,就是领子不同的灰蓝黑,到了这里,琳琅满目进口服装,怎么好看怎么来,能不叫出声么?
还有一些省城人在友谊商店买了进口糖果招待来家作客的朋友,结果这些新鲜零食让客人们羡慕不已。
告辞的时候,每人送了五块糖,回家后当作宝贝儿一样拿出来,顿时会引起小孩们一阵欣喜的惊叫。
一时间,谁能搞到点外汇券,到友谊商店置办电视、冰箱、自行车、缝纫机,买上两身时髦衣服,或者哪怕买不起什么大件,只是进去逛,都被视为特有面子的事。
不少头脑活泛的开始明白外汇券的价值,蠢蠢欲动,试图用各种方法搞到外汇券,就这样,倒卖外汇券的“黄牛”市场也就“应运而生”了。
省城友谊商店门口,每天总会坐着一些人,时不时的凑上来小声问一句:“换钱吗?换外汇券吗?”
外汇券的价值往往要比同样面值的人民币高出30%,足以让人疯狂了!
乔韦学哲学的,马老先生不是在《资本论》中讲过么,“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资本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资本就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绞首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