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三朵姐妹花(2 / 2)
但,也只能想想!
就像今天,半夜了,依然睡不着,思绪像外面下着的微雨,没头没脑的飘,彷徨、愁闷、踯躅……
如巨石窒泉,如湿絮遏火,需要一个释放的口子。
爬起来,在屋里织布梭子似的来回的走,脑子里一遍一遍盘算:
照工期来讲,九十月份,大江进入秋汛期时,桥墩还达不到浇筑顶盖的程度,
那时地基沉降未稳,高度恰好是受水流冲击最大的时候,又无钢梁贯穿,
能采取的防御措施,除了清除河道,就是加固施工平台、加固护筒、用缆绳和驳船固定,
这就要打根桩、加钢柱,
然,这可是钢材短缺的年代啊,每一颗螺丝钉都是要仔细着用的哦!
谁愿意干耗时又耗材的买卖?!
多花出来的钱谁来承担?延误了工期怎么办?
在她麻苏月意识里,为预防自然灾害而支出的基本预备费,属于建设投资的一部分,
但在当下很多人眼中,那可是沉没成本呐!
到时候,这加固工程能用上了还好说,用不上,那便是扔进江水里的一块土坷垃
——连个响声都听不到,就化成黄汤,随波逐流了哦!
尤其是在预测不到华西秋雨会日久持续、秋汛会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她这么个人微言轻的编外组员,该如何说、如何做,才能让指挥部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确切地说,是怎样做,才能让指挥部慎而重之的,在秋汛前做好桥墩加固工程,并暂停施工?
要知道,若没有强有力的说服力、和无可辩驳的证据指向,这建议提也等于白提,
不仅如此,还会把她自己和关豫,弄到一个回弹无力的境地里……
将私心抛却,冒死进言?可以啊,但有用吗?
根据伏汛情况再提建议?也行啊,可还来得及吗?
可别小瞧这么个加固工程,后世,那随时都能调来大批钢柱,随时能用大型机械打桩的时候好说,
现在,呵呵,机器是想都不用想的,钢柱也同样有难度,
为何?
穷啊,钢材奇缺!七十米深的沉井!几十上百根钢柱!上哪儿弄去?
知道伸着喉咙等鸡蛋吃的孩子,向一只没吃饱的鸡,伸手要蛋的模样吗?
没错,想要钢柱就得那样!
不,比那个更甚,因为鸡蛋可以随便下,或大或小、或圆或不圆,味道都一样,这个却得特别定制、量身打造!
换句到家的话说就是:这建议一提出来,就会惊动上上下下、左左右右,N多个单位的N多个人,
难呐!
转三圈,她吸气长啸:不管新技术能否对抗秋汛洪峰,都要做万全的打算,不仅这个桥墩是,其他的也是,且务必做到万无一失!
毕竟,今年的秋汛,可是前后五十多年间的三大秋季汛情之一,其破坏力,不容忽视!
预测不到是没办法,但她来了,且知道,就必须要发挥作用!
再三圈,她呼气长吁:我该怎么办?谁能教教我啊?
又三圈,她仰天长叹:难死我算了!这气象学专业刚刚起步,没有气象卫星,天气预报全靠绘制等值线,且时效只有二十四小时的年代啊,谁能给我提供第一手气象资料?!
如此三圈又三圈,
转不动了,她疯子似的揉搓头发,推开窗子骂月亮,
细雨飘进来,才想起月亮被梅雨赶回了姥姥家。
没有月亮也能骂,骂梅雨、骂暴雨、骂华西秋雨:
你们就是三朵让人磨牙的姐妹花!
三朵花,各有不同:
大姐梅雨是曾柔,笨是笨了点,有时还被叫做“霉雨”,但到了长江中下游一带,冷暖气流来回跳动,拉锯之下,各不相让,倒显得细腻温柔,所谓,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是也;
老二暴雨是李莫愁,狠绝毒辣,行走江湖杀人无数,揍起人来拳拳到肉,听其名号便让人闻风丧胆,所谓,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便是她;
三妹华西秋雨就是周芷若了,美得一塌糊涂,让宋青书见了迷茫、张无忌见了沉醉、陈友谅看见都下跪,却是能把九阳功、九阴真经练的炉火纯青,还会九阴白骨爪和白蟒鞭,是个又阴又阳的人,
华西秋雨便是这样,能洋洋洒洒下上两个月,一边是绵柔入喉,一边又巴山秋雨涨秋池,让人又爱又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