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工厂招人,试用期(1 / 2)
十二月底,宋宣从南方发了一批服装生产的机器过来,找陈志荣帮的忙,毕竟他已经当了很多年服装厂厂长了,对于厂里需要什么,全都门儿清。
食品厂的前身是专做下饭酱的,当时在村里,基本都是采取人工生产的方式。
但这次工厂升级,所做的东西变多,业务变广,自然需要引进一些非人工的机器。
沈知秋充分发挥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带着沈知冬和沈知春走访了京市原本的国营食品厂,在一番运作和商谈之下,也申请买到了一批机器。
但这个年代机械化程度不高,无论是服装厂还是食品厂,主要靠的还是人工。
工厂还在建的时候,就有不少人每天在附近打听消息。
厂门口的保安室最先建成,也安排了人每天守着,正好方便大家询问具体情况。
沈知秋交代了无需隐瞒厂的用途,谁问都照实回答就行。毕竟两个这么大的在建厂,说建着玩也没有人会相信。
因此京市有不少人都知道了,有一个新的食品厂和服装厂。
大家不关心厂的领导是谁,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什么时候开始招工,特别是那些家里有剩余劳动力的人,更是格外关注。
在厂竣工之后,特意挑选了一个好日子,安排了一场隆重的剪彩活动,还邀请了市里面的领导过来,场面非常热闹。
剪彩结束,沈知秋和沈知冬,分别在厂门口,贴了一张招工启事。
虽然厂建完了,但是里面的设施布置还需要一段时间进行安排,正好趁着年前这段时间招工,试工。
“我的天,正式工五十五块钱一个月,这是真的假的啊?这比其它厂的工资还高了五块呢。”
“工资高应该要求更高吧?总不能招了人让大家不干活吃闲饭。”
“上面还写了普通员工有一个月的试用期,试用期工资四十四块钱,这什么意思?”
“还招大学生,没有毕业的也可以当预备员工,工资面议,为什么没有标注工资多少?是自己去谈的意思吗?”
下面的人围着招工启事,议论纷纷。
虽然同样是厂,但是大家明显觉得这两个厂和他们以前接触的有很多不同。
在讨论气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沈知秋拿起大喇叭,站在了招工启事前面,准备开始说话。
“大家先安静一下,先听我说。”
“各位朋友们大家好,我叫沈知秋,是云衣服饰的负责人。”
“很高兴大家抽空前来参加我们的剪彩活动,想必招工启事上的内容,各位也都看到了,或多或少,会有些疑问,那么现在就由我来为大家答疑解惑。”
沈知秋简短的做了下自我介绍,随后将招工启事上的每一点,都给下面的围观群众,做了详细的解释。
这次两个厂都只对外招五十个人,百分之八十的岗位需要留给部队的退役士兵以及他们的家属,这是最初上面同意他们建这两个私人工厂,所达成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