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围屋(1 / 2)
设计一个村落是件大事,祠堂建在哪,洗衣的水塘又在哪挖,都要提前考虑好。
两位里正本想直接参考原章家村的样子,重新原样复制一个,但却被章小林给否了。
像设计村落这样的大事,按理不该由她参与,但因章小林为村子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忙前忙后,出钱又出力,两位里正非常常重视她的意见。
“那村子该怎么设计才好?”
“建围屋!”
原章家村几乎没有防御功能,北国铁蹄随随便便就能闯进村,安全性太差,一出啥事,全村只能弃村逃命。
如今到了新地方,完全可以重新设计一座防御功能齐全的新村落。
而围屋正是古代中原人为逃避战乱,南迁至山区所建的一种村落样式,因远离故土地在外侨居,落藉为客户,所以又称客家。
客家人的围屋有很多种,比如围龙屋,形似太极图,前为半月形的水塘,后为半月形的房舍,中间为村民活动的场所,可以用来晾晒,又叫禾坪。
还有以防御见长的四角楼,差不多就是一个巨形堡垒。
章小林折了根树枝,在地面上画着样式,“总之,中心思想就是建高墙,提高防御功能,不管是以后的村落械斗,还是外敌入侵,这种样式的村子能最大程度保证村民安全。”
而围屋的好处不仅于此,它还能提高村民的团结力,增加凝聚力,更何况村民大多数是同族,很符合现下的家族伦理思想。
田光一拍大腿,非常赞同,“这种样式好,我从前也听过的,不如原田家湾的人也建一个围屋,咱们两族分开,互相不打扰,但又能左右照应,互为依靠。”
“这样也好,围屋中间建祠堂,祖宗们也开心。”
可问题又来了,想建一个这样的村子不容易,单单外面的围墙用料就得扎实。
要么用条石建,要么用青砖、三合土,但三合土还得加糯米和鸡蛋清,否则外墙哪能坚固耐用。
但用糯米成本巨大,何况现在人都吃不饱饭,哪来的糯米建墙,太奢侈了,凭村子现在的财力达不到呀。
章里正沉声道:“就算用青砖也不容易,取粘土,凉晒、翻搅,如此三伏两夏,时间太长,等不及用,还得打浆,制坯、阴干,再建窖,高温烧制一个月,费时又费力,指不定还得炸窑,不好弄啊。”
三合土不行,青砖也不行,那只能用条石了。
“章田村后面的山石倒不错,硬度大,可以建墙,不过若是采石得用火烧、水浇,所费柴火甚巨。”
柴火也不便宜,虽然大伙可以上山砍柴,但烧这么多石头,山上的树指不定要砍光,以后又靠什么生火做饭?
章小林想想这样取石的方法也太简陋了,便道:“咱们可以用铁钎子啊,如果山体不好开挖,我用炸药炸开,不过建房子,最好取用规整的长条石。”
在没有发明含有金刚粉的石锯前,开石的方法还是挺原始的,就是用铁钻跟斧锤凿一条浅缝,再用铁钎子打入,将石头裂成长条状的石坯,最后打磨平整。
不过铁器比较贵,村里现在除了一些农具,可没多余银子打制取石工具。
章小林倒也没让两位里正为难,“我一会儿到城里去一趟,顺便找铁匠打制些工具出来。”
“你还有银子吗?”章里正有点不好意思,单办事打点上下,所费就不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