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调令(2 / 2)
郑如伟笑笑,尽管调令没有明确具体任务内容,但是作为知情者,再加上成飞的宋总师亲自打电话过问,绝对跟新歼项目有关。
“嗯,猜了个大概!”
“行呢,那你就去收拾东西吧,我来安排你的行程!”
“好的,麻烦你了主任!”
尽管从雷翔那边听说了新歼飞机,但是邵凯对其也是一无所知,只知道应该是三代机,所以一路上他都在琢磨去成飞到底要干什么。
其实新歼项目提上日程已经好些年了,也就是当初的10号工程,算算时间也差不多有十年了,不过一直都处于推翻重来的状态。
64年的时候歼8和歼9同时立项,那时候的沈飞还不叫沈飞,叫601所,而郑如伟口中的宋总师还很年轻,只是601所的一名气动组组长。
歼 8 和歼 9 两个项目并行,但当时 601 根本没有能力并行两个项目,处于控制风险的考虑,技术保守的歼 8 方案被作为主攻方案重点保障,并在 71 年很快上天。
而歼 9 项目, 当时只得到了 601 所大约十分之一的研制力量, 事实上几乎不可能成功。
后来 601 所成立成都分所, 就直接把研制歼 9 的小组直接调去了成都。
而这个 601 成都分所, 也就是后来的成飞 611 所了, 他们当时的任务, 就是继续那个歼 9 项目。
经过多年的反复折腾,歼9项目最终被下马了,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611所在歼9项目上积累了深厚的设计经验。
尤其是气动布局这一块,大胆采用了当时相当时髦的“抬式布局”(也就是鸭翼布局)。
而在歼 9 的反复折腾中, 611 所也对鸭翼布局做了很深的研究, 把能做的鸭翼/主翼匹配方案都做了个遍,。
由此对鸭翼布局有了很深刻的理解, 这种对鸭式布局的理解, 在世界范围上来说, 也是首屈一指的。
后来华夏空军再次提出想要新歼,611所当时也派了4名技术人员参加新歼方案评审。
再加上当初沈飞给出的雪貂成熟图纸,所以成飞这边提出了一个非常完善的10号工程,甚至设计方案都准备了四种。
不过在当时, 我们还没有“鸭式布局” 这个说法, 准确的说应该是“无尾加前翼” 布局。
再到后来,成飞所这边提出的设计方案最终通过了空军组织的定型会,而且已经完成了 3 期的高低速风洞试验、 流谱观测试验,现在已经造出了全尺寸金属样机了。
新歼项目因为是成飞提出的10号工程,现在已经有了样机,所以就命名为歼10,而歼10的是以三代机的标准设计的,所以进入试飞院的邵凯这名临时试飞员就被雷翔推荐给了宋总师。
毕竟邵凯可是国内首批三代机飞行员,这跟他们这些试飞员有着巨大的区别,试飞员测试出来的飞机最终都是要给战斗机飞行员来驾驶的。
尤其经过调查邵凯进行过长途武装巡航,近距离驱逐过外军军机,这可是宝贵的飞行经验,所以一名真正的战机飞行员的意见对于尚处在设计状态的歼10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可以说歼10汇聚了所有成飞人员的心血,尤其是宋总师,把歼10都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对待,为了歼10将来能够成功一飞冲天,宋总师拉着老脸找熟人。
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说动了航司,将邵凯临时调往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