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曹行回闽州和莫天寅的急信(1 / 2)
朝廷官员最支持曹行的,出人意料的竟然是台州的沈秋阳。
据说曹行之前一直看不上沈秋阳,因为他觉得做为州牧之子,不习文不从武,竟然跑去放牧种田!
真是丢他们这些官二代的脸!直到曹瞒事发,曹家父子重回旧都,见识了太多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明明女王都说了,闽州叛乱罪在曹瞒,曹慎和曹行无罪。可朝廷那些官员依旧在观望,生怕跟曹家走近了事后会被清算。
之前有几家想跟曹行结亲的,经常有女孩子去曹行面前晃悠,来个偶遇啥的。
这事一出,曹府那叫个门可罗雀,连曹慎病倒,除了洛白和秦妩几人,都没人去看他。
曹慎是经过大风大浪的,他最清楚这政治上的亲友是怎么回事,平常亲密无间,出点事立即就撇清干系。
但曹行少年意气,实在想不开,人怎么能这般现实!
以前一起玩的好友,不提跟季相在大丰回不来的那些,还在旧都的,皆找理由不相见。
就在曹家父子感叹不已之时,沈秋阳派人上门,送了很多礼物,虽然都是日常吃的用的,但礼轻情谊重。
很是安慰了曹家父子的心。
这次曹行受命回闽州,百官才知王上是真不打算降罪曹家父子,立即又围上来说恭喜,拉关系,想塞人到曹行麾下。
曹行看清了这些人的嘴脸,才知以前的自己有多单纯!关系什么的,只有自己够强大,才够稳,否则,便是树倒猢狲散,完全靠不住。
他决定将自己所有精力都放在重建闽州城上,国丧期间不能娶妻,正好免去这个烦扰。
至于曹家亲友,之前你们不理我,现在的我早已高攀不起!凡是想到他麾下效力者,只能走考试这一条路!
依旧是只有沈秋阳,也送了一批人过来,曹行本以为他也是塞人,没想到一看这些人的任命书,喜不自禁。
这些人正是沈秋阳亲自调教出来的农科院专家,浅海渔田、晒盐田、山林种果树、开荒育苗、牧马养牛等等农事,皆是一等一的好手。
连秦妩都羡慕他:“之前陶州牧问沈大人讨要农学专家,他都舍不得,没想你们关系好此密切,这么多专家,他二话不说就都送到闽州。
小曹大人,你要好好优待这些专家啊!
别觉得他们是农科院就不重视,连王上都说,龙游大军几次大战都不跟百姓征粮,都是这些农科专家的功劳。
沈大人才送了三季稻的资料给王上,你们闽州气候合适,你跟沈大人多买一些三季稻种,最多两、三年,闽州百姓和官府,都不会再缺粮。”
曹行感激秦妩的告知,更感激沈秋阳为他考虑周全。想想曹家经此大难,如今还愿意在官场上帮衬他的人,都是他的贵人!
这话曹慎也对他说过,更重要的是他必须尽快做出成绩来,否则季相定会找理由将他调离闽州。
曹行眼眶红红地看着父亲道:“爹,我们求求王上,让您同我一起回闽州吧!”
父亲的身体不好,他真怕,这次分离,就是永别。
曹慎脸色变得凝重:“这话切不可再提!你能回闽州已是王上宽宏,洛将军帮衬的结果。
若我再回去,那咱们父子必被百官攻击,也会让他们认定王上是妇人之仁。
为父在京都养老,一来可堵百官的嘴,二来也好替你多打听着严州那边生产的新东西。
之前就是因为我在蜀中,你在军中,你大哥被士族蒙骗,竟然连龙游战舰上有震天雷、旋风炮都不知道!
虽说王上对你放心,一心要重建闽州,让闽州可以跟台州和岭南一样,变成沿海大商城。
但王上事务繁忙,不可能一直帮衬你,有为父在,你我常常写信沟通,我再问秦大人和洛将军他们,也方便些。
不用担心为父的身体,王上赏的灵露常饮着,为父再活个十年八年不成问题。”
就这样曹行重回闽州,曹慎正式致仕,不再为官。
但李凌薇才不打算放过他去享清福,退休了还能返聘啊!像曹慎这样的三朝元老,返聘到哪个机构,都是那个机构的福气!
当然,为防季清哲再啰嗦,李凌薇不打算让他重回官僚机构,而是让他去学院当教授。
不是教那些还未有功名的学生,专教已有功名,学习龙游律法,再就是学怎么当一个好官。
现在的地方官,都得是干实事的,吟诗作赋厉害,喝酒画画厉害的,就别想在女王麾下当官了。
这学当一个地方主官,还有比曹慎更适合当夫子的吗?
当曹慎知晓李凌薇让他去给预备疫官员讲课,着实吓一跳,这东西还能当一门学问来教学吗?
之前他们入仕,都是靠自己摸滚打爬,小心翼翼地看上峰眼色,再加上族中有人提点,才一步步升职。
怎么现在直接成一门学问,上任前还要考试!不禁有种天方夜谭的感觉。
李凌薇直接对他道:“那些官场上的为人处事,上下级关系处理,人情礼节怎么做到位。
你们那代人为官的学问,随便教教就行了。本王让你教的是,怎么处理地方地方上的各种危机。
如外敌入侵怎么守城?春旱怎么调水?天灾怎么带领百姓避险?怎么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经济?怎么提高人口,降低病亡率?
怎么防止地方豪强联手打压百姓?水利功程、基建设备等等地方官必知的学问,都在这里学扎实了,本王才放心放任到地方。”
曹慎汗如雨下,冷静地道:“王上,若这些都学扎实了,那就不是地方官,都能做丞相了!”
李凌薇笑了:“以后这些都是官员上任必备常识,想当丞相,就让他们看看季相。文能治国,武能安邦,他们行吗?”
曹慎再次落汗:“季相,百年来才出这么一个人杰,岂能与之相比?”
“本王早就发现这些地方官员的心态,做的多,错的多,不做就无错。
分配到偏远地区,便日日饮酒作赋,地方事丢给幕僚,便一概不管。
心思都用在讨好上峰上面,就等三年任期一到再调到别处。
流水的官,一任又一任,对地方百姓没一点作为,对朝廷无一点贡献。
养这样的官,本王不如多养几匹战马!
以后我们大夏国,绝不可能养这样的官员!
曹大人若愿意助本王一臂之力,让我大夏再无尸位素餐的官员,这才是大夏百姓的福气。
曹大人,这教授之职,你可愿意出任?”
曹慎被她说的心动,不提别的地方,就闽州和蜀中,若这两地的地方官,都是干实事的官员,那这两地的百姓就有福了。
他郑重行礼:“老臣,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