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矿坑抽鲢鳙(2 / 2)
由于听说这里有大鲢鳙,方元起始的线组用的就比较大,用的8号大线,5号的子线,5号新关东的钩子,浮漂用了吃铅11克的巨物浮漂。
钓竿上他与虾米用的都是8.1米。
方元是习惯了8.1米的钓竿,但对虾米来说着实有些吃力。
他们没有同钓一个窝子,但之间只隔了6米左右,两人间隔开一同抽窝,依然不影响诱鱼。
“就这样保持高频率抽窝。一直抽到浮漂下沉过程中有动作再钓。”方元头也不回地说,手中动作也不停。
两人已经抽十几分钟了,多少有些乏味。
“一直抽就能把鱼诱过来,那我们之前还手抛窝干嘛?”虾米疑惑。
“动动脑筋!手抛窝和抽窝的区别在哪儿?”方元反问。
虾米摇了摇头,又想了想才说道:“手抛窝窝量大,然后靠抽窝就像是钓黑坑时的散炮一样,持续诱鱼吗?”
“对,也不全对。”方元说。
此时,方元的浮漂已经有了蹭线的动作,但他还在持续不断地抛着窝子。
他边抽着窝子边给虾米解释:“手抛窝的饵团状态非常松散,入水后经过水面撞击立马破碎成小团,形成了自水面向下的全水层雾化。”
“所以说手抛窝的范围非常大,无论是视觉上的吸引还是味道上的扩散都是抽窝比不了的,但它也有两个比较大的缺点。”
“一个是动静太大,前期窝点就算能聚到鲢鳙,也容易被持续抛窝的动静吓走。”
“还有一个就是范围过大,容易造成喜欢在上层生活的小个体鲢鳙泛滥,或者吸引其他杂鱼过来。这样容易形成小鱼接口、抢食、蹭线,漂相会非常难看,妨碍作钓大个体鱼类。”
“后期抽窝时范围小、动静小,又是在一定水层之下,就可以把这些问题全部都避免开,而且也避免了饵料的浪费。”
虾米如醍醐灌顶,瞬间通透,但随之又有了新的疑问。
“那为什么要抽到有接口了再钓?作钓的过程也是在持续雾化的啊。”
“那你吃饭是一个人吃的香,还是和别人抢着吃的香?”方元打了个比方,然后继续给虾米解释。
“窝子里来了鱼,来一条你钓一条,那窝子里面永远都是等鱼来的状态。但是如果窝子里来了一条鱼,你不钓,等来了好几条的时候,他们就会打架,形成抢食的状态。”
“这时候,还在好远地方的同伴听到动静是不是得赶过来看看热闹?”
“等它也到窝子里来的时候,一看,哇!有好吃的。那也抢呗,抢不过就闹呗,揍那吃的多的!那是不是把它的同伴也会吸引过来?”
“这时候你钓一条,他们不光不跑反而很兴奋,想着:玛德,终于少了个竞争对手!这时候,你扔个砖头下去都惊不了窝子……”
虾米和小尼都被方元生动有趣的解释给逗笑了,一下子就明白了其中原理。
虾米又抛了一竿,看着浮漂缓缓下沉。
就在他准备抽竿的时候,浮漂突然一个加速下沉,全部没入了水中,一提竿便形成了弯弓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