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最沉重的三个字(1 / 2)
等到真正登山的时候,叶树生等人总算明白秦献和老村长说的话一点都不夸张。
行至陡峭处,最平缓的坡度都有六十度以上,最陡峭的地方超过八十度。
要不是有他们提前挖好的台阶,别说他们老教授寸步难行,就连那些年轻的研究员也步履维艰。
短短的一段路就耗费了他们十几分钟,等所有人都爬上去后,叶树生忍不住发出一声叹息:“深水村果然是穷山恶水啊,要是再年轻二十岁,我的手不用扶地也能爬上来,现在老咯……”
梁铭也跟着感慨道:“自然环境保护得越好,通常来讲当地的经济就越落后。那些所谓的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区,钱是挣到了,但自然环境还是受到了不可逆转的破坏。”
森林酒店、水泥硬化路面、还有数不清的护栏、缆车、寺庙等等,难道这些还不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秦献是一路都护在这些老教授身后的,虽然看到他们气喘吁吁的模样有些心疼,但并没有主动开口邀请他们坐轿子。
现在看他们长吁短叹,从行路艰难谈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他也仍旧没有接话,一边聆听一边默默地保护他们的安全。
趁着众人喝水歇息的间隙,李水生把秦献拉到一旁小声问道。
“秦副主任,要不还是请老教授坐轿子吧?我看他们已经很累了,就差一个台阶下。”
秦献的脸上露出一抹讳莫如深的笑容。
“还没到时候,让他们再爬一段再说。等到了登天梯,他们想不坐轿子都不可能。”
从山下到山顶总共有五处最陡峭的路段,其中第三段登天梯最为险峻,压根不是这些老教授能走过去的。
等走到那里,叶树生等人断然没有拒绝的可能。
李水生悄悄瞟了他一眼道:“你自己掌握分寸就好,有什么需要随时吩咐,我随叫随到。”
赵小迈也走过来提醒道:“我寻思着下一段陡峭山路你还是会让他们自己走,不过走到第三段登天梯的时候你无论如何也要让他们坐轿子了。”
“他们都是我国地质研究领域的国宝,可容不得他们有半点闪失。”
秦献点点头说道:“放心,我心中有数。毕竟我们攀登的不只是山,还是人情世故。”
赵小迈白了他一眼走了,等考察队略作休息之后,由他和一个村民打头阵在前面开路,带着考察队的人艰难地往上攀登。
事实正如秦献所料的一样,老教授们来到第二段陡峭山路的时候还是不肯服输,坚决要靠自己的能力爬上去。
但当他们来到登天梯的时候,他们终于放下所有的矜持,乖乖地坐上了为他们准备的轿子。
邹天佑忍不住咋舌道:“这段路也太险峻了,别说让我年轻二十岁,就算让我重回二十岁我也得小心翼翼呐。”
他们爬过很多名山大川,积累了丰富的登山经验,但是在不打岩钉,不挂缆绳,不做额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他们几乎不可能登上这段只有十几米高的登天梯。
因为它不仅陡峭而且怪石林立,光线阴暗地面潮湿,稍不留神就会摔跤打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