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番外?文帝(2 / 2)
“发生什么事情了!”
钦天监首座感觉今天的文帝似乎变得不一样了,以前的他很急,总感觉时间不够用的。现在的他似乎豁然开朗了。
“陛下,根据钦天监的监察,整个三千州在今夜同时下起了大雨,这是极其不寻常异象!”
再淡定的文帝听了钦天监首座的话,心中骇然。
整个三千州同时下起了大雨,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古往今来闻所未闻。
武英殿外时而传来风雨雷电的声音。
文帝喃喃自语道。
“古往今来从未有之,这是古往今来从未有之的风雨呀!”
在众人震惊的目光中。
文帝突然放声大笑,笑着笑着眼眶变得湿润。
“好!好!好!三皇五帝又如何,千年大劫又如何!朕之后辈敢为天下先。好一个为后来者开生路!战古往今来一切敌。”
梦境中帝渊的最后一句话,深深的印在了文帝的脑海中。
这是何等的霸气绝伦。
文帝的眼神在这一瞬间变的极其的凌厉。
他屏退了在场的众人。
武英殿黑暗处一道人影出现在问帝的身后。
文帝头也没有回就知道他的身后有人,开口说道。
“查!今夜大周有哪位皇子的夫人诞下子嗣,不惜一切代价抹去他诞生的消息,改变他诞生的时间。任何知道这个消息的人!
杀!”
文帝背后的身影开口说道。
“影子领命!”
大周每一代君王都有一个名为“影子”的暗卫,自继承帝位开始,影子执行的任务都是绝密。
第一个影子离开,瞬息之间又有一道黑影出现在文帝的身后。
文帝再次开口说道。
“查!不惜一切代价寻找其余三册《竹书纪年》原刻版的下落。”
……
今夜!
一道道绝密任务从武英殿中下达。
文帝下定了决心,仅剩的岁月,他要布局谋划,为未来的帝渊扫清一切障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诸如《竹书纪年》原刻版其余三册的下落,不能等到帝渊再去寻找解密。
这些事情不应该耗费帝渊的精力。梦境中的千年大劫到底指的是什么。《竹书纪年》中究竟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他明白真正的秘密如同藏头诗,只有收集了完整的四册,才能揭开它真正的秘密。否则当初四国大祭司也不会让四人每人带着一册《竹书纪年》从四个不同的方向离开。
并且让他们立下誓言,四脉之人永远不可以联姻。四册的《竹书纪年》必须要交给让四海八荒归一的君王。
《竹书纪年》中藏着天大的秘密,三千州没有统一,没有集合整个三千州的力量,是没有能力揭开那段尘封的历史和秘密的。
三皇五帝终其一生的目标,禹帝都因为那个秘密,而让三千州被迫分裂。这是一个何等惊世骇俗的秘密。
只是让文帝没有想到的事情,到他死了,甚至是下一任君王景帝死了,也没有找到《竹书纪年》的下落。
一切如大祭司预谋的那般,只有当统一三千州的帝者出现。《竹书纪年》四册才会重新汇聚到一起。并且只能同时出现在他的手中。
忙完这一切,文帝这才不慌不忙的赶到观星台。
袁天罡早已在观星台外面等候多时,大雨似乎淋不到他的身上。
文帝看到等候在外面的袁天罡,眼神中露出一丝意料之中的神色。
开口说道:“你要在这一世出世了?!”
袁天罡点了点头。
“活了这么多年,等到了天命降世,这是观星台的使命,也是袁家的使命。
为天命护道!确保其能够成长起来!”
文帝和袁天罡已经来到了观星楼里,他们自然不会淋雨说话。哪怕事情再重要,否则只会被有心人看到。
进入观星楼的一瞬间,观星楼的大门被关起来了。
七盏灯被点亮。
七盏灯背后的主人也出现了,他们并从没有起身,也没有行礼。观星台的七位老人有这个资本。
文帝看这群老头傲慢的样子不爽很久了。他停下脚步开口说道。
“观星台皆大祭司传人,你们的使命是追随天命,如今天命既然出来,尔等为何不拜!”
现场陷入了寂静,谁也没有想到文帝一进观星台没有问天命,而是质问他们。
他们同样知道文帝看他们不爽由来已久。
短暂的沉默以后,其中一人开口说道。
“我等只拜天命,我族自三皇五帝开始,世代侍奉至尊,陛下是一国之君而非三千州至尊!而禹帝时期,除非至尊,否则只有诸侯国国君拜见我等,岂有我等拜见诸侯国国君。
乱了礼数!”
文帝对于观星台老者的回答,早已了然于心。笑着说道:“若是朕所料不错,天命乃是朕的皇孙,朕既是至尊一脉之先祖,尔等为何不拜!”
现场再次陷入沉默。
观星台对于文帝了解到天命是谁,也是有些惊讶,不过惊讶并不多,因为三千州有许多奇人异事,奇人自带一些天赋属性并不奇怪。
诸如后世的独孤凤,能够凭借气味辨别一个人;李元霸对于气息波动极其的敏感,能够感知到远远强于他的高手气息,越境而战也是家常便饭。
至于文帝,他的梦境可以映照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文帝也是凭借这样的天赋,在他还是皇子时期脱颖而出,一步步走上大周君王的位置。
沉默了许久。
观星台的七位老人这才朝着文帝拱了拱手。
“见过陛下!”
他们依旧没有站起来,礼节仅此而已。
文帝嘴角露出一丝笑容,借着自己孙儿的名义,总算让这群高傲的老顽固低下一次头。
他知道不能逼迫太甚,见好就收。否则到时候只会让自己难堪,下不了台。
七位老者其中一人将开口说道:“陛下,天命已出!”
话音刚落,道册从虚空中飘落至文帝的手中。
文帝看向道册中的天命,神情中露出一丝果然如此。
“林渊出,三千归一。”
梦境中的帝渊和林渊对上了。
文帝沉默了片刻,开口问道。
“护道一族,能够为朕的孙儿做到什么程度!”
他之所以如此问,是要考虑如何为帝渊铺路,是否让他经历历练,以什么样的方式登上帝位,如何的成长。
观星台七位老人异口同声的说道。
“至死方休!”
文帝心中骇然,或许这就是护道一族人口凋零的主要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