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养兵屯田(1 / 2)
沐英在历史上永镇云南,对抗的多是土司步兵,学习三段击还是非常实用的!
看着沐英心满意足的走了,朱文正又该操心他自己的事情了,那就是如何养兵屯田。
元代的农业技术已经较为发达,只是因为战乱,很多土地被荒废,一些新出现的技术,也没能够完全普及开。
比如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农学家之一的王祯,就诞生在元朝,还留下一本对后世农学产生巨大影响的着作——《农书》。
没记错的话,这人现在好像还活着,只是已经九十多了,时间所剩无几,更不幸的是,王祯是山东人,那里现在还是元朝占领区,想去学点东西也不行。
朱文正有些无奈,好在他自幼在农村长大,虽然农活干得不多,对于深耕技术,轮作复种和间作套种,还是多少有些了解。
深耕,是指把田地深层的土壤翻上来,浅层的土壤覆下去。
这是土地耕作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措施,它不仅对土壤性质影响最大,作用范围很广,持续时间也远比其他措施长,而且一些高级手段,比如耙地、耢地等都是在这一措施基础上进行的。
在朱文正看来,元代的深耕技术,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轮作复种是在同一块地上,一年种收一茬以上的种植方式。
比如唐代就有先种麦子,后种稻谷,一年两熟的办法,但朱文正还知道一种在明清时期才出现的,一年三熟制。
至于间作套种,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按照不同比例,种植不同种类的农作物。
比如将大豆和小麦按照一定间距,种在一起,可以最大化利用土地面积。
间作套种虽好,但具体操作太过复杂,要考虑避免不同作物抢夺阳光,水性相悖,争夺营养,连续吸引害虫等诸多问题。
如此复杂的操作,显然不是那些大头兵们能够胜任的,朱文正想了想,还是决定先以深耕技术和一年三熟为发展目标。
为了管理两万汉军士兵的屯田问题,朱文正又专门给老朱写奏折,希望能将洪都总管李继先,调到新军中,主管后勤工作。
老朱倒是没意见,很痛快的就批准了。
邓愈在洪都待着都快闲出病来,一看李继先扛起包袱就要去投靠朱文正,他也动了心,急忙给大都督写信,希望能一起过来。
朱文正的回信也很简单,让他抓紧时间恢复洪都守军的元气,争取在一年内,要达到三万人规模。
朱文正自己功夫也不敢荒废,他练的是峨眉枪,最为讲究技巧性,只有长久操练才能武艺精进。
…………
时间飞逝,很快到了七月份,徐达终于成功打下庐州。
庐州离着应天不远,是张士诚进攻朱元璋的跳板,徐达此举无异于解除了朱元璋的心腹大患。
朱元璋当即命令徐达挥师西征,以收服湖南为首要目标。
这个时候,朱文正在湖北武昌,正热火朝天的带领两万汉军,收获今年的第一波早稻。
湖北的地理比较有优势,一年三熟不是问题,每年四月开始种早稻,正好七月收割。
七月的武昌热得像个火炉,但朱文正看着成片的稻田,却是喜上心头。
老朱本来给他预支了一年的军粮,看样子都不见得用得上。
常遇春在潭州镇压邓青叛乱,傅友德正在攻打夷陵,平定湖广的战事,一直持续到第二年初(1365年)。
陈友谅的地盘基本被消化稳定,朱元璋也积攒了一年的粮草,本来正是出兵攻打张士诚的好机会,但因为一件事情,让朱元璋有些犹豫不决。
那就是随着地盘的不断扩大,朱元璋终于跟北元领土大量交界了,这对吴军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横在朱元璋头上的,是占据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的庞然大物,统领他们的是北元着名战将,察罕帖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