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着书《笑赞》(2 / 2)
类似故事讽刺幽默,多属曲笔写春秋,一个个笑得抬不起头来。有的是冷笑话,如《秀才买柴》等,讽刺了秀才不问对象,说话之乎者也、咬文嚼字,结果什么事也办不成。
后来,赵南星出版了这本书。一本薄薄的小书,成为流传于后世的笑话书,与《笑林广记》等书一起,成为历朝历代茶余饭后的谈资笑料。
父亲赵汝弼见南星放下了朝中的龌龃,心情开朗愉快起来,心中也很高兴。便说:“咱安分守己地在家干活吃饭,全家人平平安安,和和美美,不胜过在朝廷受那帮狗官们的窝囊气!这田园的生活,倒也有滋有味呢!他朝廷上门来请,还得看咱愿去不愿去呢!”
一席话把南星说得心花怒放。他想,这次在家闲住,正是体察民情的好机会。对百姓的情况了解得全面、细致、深刻,一旦回朝才能提出有真知灼见的建议。于是,他更加安心地住下来。
两位夫人心情也极愉快。她们边帮家人做家务,边学些针线活.特别是二夫人李氏,祖居京师,对普通农家的生活感到很新鲜,整天有说有笑,面颊也日见红润,身体也分外健壮起来。这时,长子清衡已经7岁,次子清垣也已4岁,成天同村里的小孩们一起玩,除了父亲规定的学习、练字时间外,其余时间都同小伙伴们捉迷藏、玩游戏,自由自在,无忧无虑,远比在京城时天天禁在屋子里快活。
南星一家,恰似小河汉的鱼儿又回游到长河里,心中充溢着无穷的乐趣。
一天,一位年逾古稀的老者领着一个2 0来岁的小伙子来找南星:那老头儿
满头华发,胡须飘逸,精神癯铄,身材硬朗。那小伙儿正值青春妙龄,身材颀长,面如傅粉,虎虎生气,很是惹人喜爱。
南星忙把这一老一少让进客厅,让冯氏上茶。
分宾主坐定之后,南星毕恭毕敬地问:“老先生,你我素不相识,不知找我
有何事?”
“哈哈哈哈……”老人爽朗地大笑起来,接着说:“老夫是本县顺义村人,闻您的大名,如雷贯耳,早想登门拜访,只因你长期在外做官,很少回家,想拜你也见不到。我今天领标儿拜师来了!来,跪下,给老师磕头。”
那称敞“标儿”的小伙“扑通”跪下,给南星磕了头。
南星见状,忙把那小伙扶起来,笑着问道:“老先生,你们这是为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