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岑小辫儿夜遇无头鬼(五)(2 / 2)
住在城外的人们想要到城中一带,就需要过护城河,总不能脱了衣服游过去吧!那不像样,不成体统,于是又在进城的关键路口建起了拱桥。
从南巷胡同进入天主街道,只有一处桥。
当初的南巷胡同没几户人家,官面上一看这样也省事,就草草地塔建了一座木板桥。
刚建成这木板桥的时候,桥身两边连个护栏都没有,为此经常有人掉落河中,也淹死过不少人,大多数为半大的小孩儿。
这些小孩儿无一例外都是贪玩调皮,站在桥身上摇来晃去的觉得好玩,不慎落水后其本身不会游泳,当时也没人在场,最后的下场往往是活生生的被水淹死。
这地儿落水而死的人多了,官面上这才开始重视,于是在两头桥头打木桩拉绳,当作护栏。
虽说桥身的护栏是拉起来了,但架不住有个别爱作死的小孩儿,没事就喜欢把脑袋伸进双绳间往下观看,一不留神就得掉下去,这条命也算是到头了。
死了孩子的父母抱着尸身去衙门口为其申冤,官面上一看火也来了。
咋滴?建个桥还建错了?孩子没了能怪谁?要怪也只能怪你们这些为人父母的没将其看管好。
这话说得粗,但理儿却是对,经此一闹,这次官面也不再管这档子的破事。
一直到了民国初年,官面上这才将这座木板桥拆掉,改修成了一座拱桥。
到了民国年间,护城河早已失去了防敌御火的作用,没什么太大的用处了,住在河边的人家,为了图个省事儿,洗衣洗菜啥的就在这河里洗,也不怕不卫生,这水并不是死水,都是从山脚下的河流引至而来。
当初建这座拱桥的时候,住在河道两旁的人家都嚷嚷着叫工匠师傅们将这里重修改建一下。
具体怎么改,也有要求,首先要在河身两旁建起石岸,再则下游处也要堵住,稍微留几道口就行,总的来说,桥下方就得是一个四方池塘般的格局。
人们都叫这样改,终其原因无非就是图个方便,洗被搓衣啥的也不用大老远的跑去山脚下。
不提这要求则罢,一提这要求建桥的工匠师傅们嘴都快乐歪了。
这些要求实行下来要材料,而买材料都要钱啊,这钱谁出?
当然不可能是他们这帮工人,还得是官面上出,到时候能谎报就谎报,总而言之,多多少少得从官家方面捞点油水。
当时带头的工匠当即就去把这事儿给官面上一说,他也不是个省事的主儿,把预算买材料的钱谎报番了三番。
官面上没有懂行的人,谁也没多想,就把钱给他了,那位把钱拿到手分了三份,他自己留了一份,另一份分给其余工匠,剩下的一份才拿去买材料。
按照人们的要求建好后,最后发现还有多余的材料,也不能浪费,最后就在拱桥下方建了处平台。
这桥底下的平台建得也合人们的心意,三伏天的时候闲来无事,往这一坐,整就是一避暑佳地。
回过头继续说这座拱桥。
这拱桥是南巷胡同通往城中的必经之路,每天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倒也热闹。
但人们内心深处始终是忘不了以前那些在此落水而亡的死孩子,按迷信的说法,他们这是属于夭折横死,就不是什么善终。
以前老有人在这座拱桥上烧纸钱,就是烧给河中溺水而亡的落水鬼的,祈祷他们的亡魂不要出来作祟。
岑小辫儿来到这座拱桥上,取出黄纸放在桥上,随后将其点燃,在桥上跪拜,嘴里念念有词:“勿怪,勿怪,小辫儿昨晚如有打扰到您,您大人有大量,还请您见谅…”
他这番动作,把桥上的人们都看懵了,心想这孩子大白天的在胡说啥?有人冲着他喊:“唉~我说小辫儿啊,你有这些个纸钱,不去你那死鬼师父坟前烧,你在这里烧个啥?”
岑小辫儿起身面朝人群,就见他神色慌张,似乎在害怕着什么,然后战兢兢说道:“各位乡亲父老,叔叔婶婶们啊!你们有所不知,我昨晚在这看到何三娘了!”
此话一出,人们瞬间色变,不由打了个冷颤,顿时都想到了那个——淹死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