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唐律运不济(2 / 2)
只是现在的确没地方找银子去,实在无法可想。这是燃眉之急,除了这个办法实在没有法子,吃亏肯定是吃亏,一个月还了他就是。免得吃官府的棒子板子鞭子的责打,这些官府的钱是不能拖欠的,万一拖欠,后果很严重。
且顾了眼前,头疼治头,脚疼治脚,再说以后的事吧!等到宽裕的时候,再做打算。于是,打定了主意,就向宋二问道:“这是本来应该要还的,但是,承蒙那你老人家愿意出借银子就好。但是不知道二先生愿意借多少银子给我呢?”
宋二见他有意要借,也就知道他是一个忠实的为自己打工挣钱的人,就说道:“你确定要借吗?你要借,就借给你十两白银。”
王老汉一听肯借给他十两银子,心里盘算,几两交公外,还有几两可以充作本钱,这样才好!
就说道:“多谢你老人家,这是二先生的信任,小老儿不知道将以何来报答你的大恩大德。”
宋二说道:“人都有经济困难的时候,也不用你报答,亲兄弟还明算账,你只要按照约定还钱就是了,其他的都是次要的。你要银子的时候,就来写一个借据来,凭借据,我就有银子拿给你。请尽管放心。”
王老汉一听,心里疑惑,连忙问道:“小老儿没有文化,只会磨豆子做豆腐,这写借据的事比较难,不晓得怎样写。还求二先生起个草稿,让小老儿照着抄写如何?”
宋二一听,心里当然乐意,正是需要这个要求,于是他立马说道:“这个使得,这个使得。”
于是,他就带着王老汉一同到了房内,他自己磨墨,蘸了毛笔,十分饱满,然后写了一张借据的草稿,自己读了一遍,发现没问题,就交给了王老汉,让他看看。
王老汉打开纸一看,只见上面写着:立借款人某某,现在某某处。今因某某经营某某店,只因经营急需,无法挪借,蒙宋某某慷慨大方,代挪借纹银十两,每两每月加息三钱。以一月为限,依本息交还,如果有迟延超过还款期限,就另外计算利息,并入本金计算复利。今欲有凭,立据为照。落款是:靖嘉某年某月某日立借款人某某的笔。
王老汉看了,其他都还懂,就是后面这两句,只道是一月不还又要支付一个月利息的意思,想想只要一个月还了就行,也就没多想随即就拿起来笔依葫芦画瓢写了一份借据,一字不曾增减,签字画押,又交还给宋二查看。
这个宋二接过借据一看,笑道:“果然是一字不差。”
于是他收了借据,然后在床上的枕头旁边,取出一锭纹银,交给王老汉,说道:“这是八两纹银,扣除二两,总共十两。这纹银是上足成色的元丝锭银子,你亲自看看。”
这个时候,天际昏暗,夜幕就要降临,王老汉稍微瞥了一眼,就将银子放在怀中,说道:“不用看了,你老人家是一个至诚的人,哪里会有假银子借给人的呢?”于是他就千恩万谢地离开宋府。一路小跑像是脚底有哪吒的风火轮,走起来轻快,十分愉悦。他一直向豆腐店而来。
天已经很晚,回家后,妻子唐氏埋怨道:“怎么去了这么半天?平时都是很快就回来的,今天有事耽搁了?还是在躲避什么?你前脚刚走,后脚那两个催命鬼就来找你,没有找到你,就被他们狠狠地骂了一通,真的倒霉透顶!不管说什么好话,他们都不听,说是上司给了压力大,催得紧,实在没办法,要到最后期限了。要不然,都会受牵连。如果不缴纳这些银子,恐怕就会连累到他们这些当差的,这是最难做的。他们就这样说,也不走,坐在那里等你回来见面说清楚,幸亏唐老爷和两位仆人,费了不少口舌,才将他俩给劝了回去。说好了明天一早就过来清款。你却不知所踪,也不知道在外面做了些什么?到这个时候才回来。你只管自己逍遥快活,却不管我们死活!”
王老汉说道:“你不必操心,我有办法了。明天早上不怕他们来,保管明天早上有银子缴纳就行了。”
说完,他就在那呵呵笑着,只管吩咐取一些晚饭来吃喝。
唐氏继续埋怨道:“这么大的年纪的人了,还像个小孩无忧无路的,咋就不知道操心呢?现在挣钱艰难花钱易,到处借钱都吃闭门羹。你还在那里痴人说梦呢!”
王老汉说道:“这个绝对不是梦,是实话,如果你不信,我拿一样东西出来给你看看。”他说着,就从怀里掏出一块银子来。
然后得意洋洋地将银锭放在桌子上,对妻子说道:“这还是梦话么?”
唐氏一看,见是一锭银子,非常开心,看到了银子就等于看到了希望,明天早晨就没有那牛头马面来催债了,也不用担惊受怕被人骂了,再也不用东奔西跑到处找银子来应付难题了。有了钱真好,可以有尊严作人了,要是没钱,一直被人瞧不起,需要到处躲债,简直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没钱的人真的还不如老鼠。
唐氏一高兴,也就没继续深挖银子的来源,他很清楚,王老汉是老实人,这银子的来路一定是没问题的,如果有问题,早就有问题,王老汉就不会这么平静,像是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
当晚,夫妻二人一同用过晚饭,歇息了,一宿无话,因为解决了大问题,二人像是焕然一新,感到美好的日子就要到了!感到很高兴,看到什么都觉得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