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游览京城(2 / 2)
其实除了朱喜明玩的很开心外,其他人都无心游览景致,而且还都是提心吊胆。
奇怪的是崇祯并没有再次召见过他,而是在他入京后的第五日傍晚,让王承恩给他传来旨意,允许他次日离京率领新军前往广西。
第二日清晨北京城门一开,朱喜明便带着十个大黑眼圈的跟班出城,安全返回到了新军大营。
他在给崇祯写完辞行奏本后,就率领着早已经提前得到通知,并做好一切准备的新军,浩浩荡荡向南方行去。
一路上有十多万北直隶的百姓,沿途跟在新军身后不肯离去。
他们已经知道了这位厚世伯的以往事迹,都希望能够跟随着新军前往赣榆特区讨生活。
因为他们已经不再相信那些,只知道欺压他们的大明官府会真的赈济他们。
可厚世伯和他的新军却不一样,在生死存亡之际分给了他们活命的粮食,还以工代赈让他们能够吃饱饭。
上次与建奴大战之后,十多万民壮每人还分到了十斤马肉。
让他们这些没人管的饥民提前过了个年,那马肉的味道真是鲜美极了。
朱喜明对这些跟在身后的苦难饥民也很是苦恼,赶走吧,怕坏了自己好不容易攒下来的好名声。
不赶吧,又怕没有粮食供养他们而出现意外,也就只能任由他们随行了。
数日后随着大批南方粮食通过运河北上,以及情报部和后勤部送达的情报显示。
大明朝廷这次南粮北调任务进行的很有效率,竟然得到了南方和北方各地官府的鼎力支持和配合。
从目前各地开仓赈济的情况来看,应该是可以保障北直隶和山东境内五百万饥民求活到明年夏收。
特区后勤部的情报是赣榆特区五府七十二县,以及周边数十个县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特区各部正在全力组织秋粮抢收工作,而被朝廷查抄的物资也都如数退还了回来,没有少一分一毫。
后勤部估计这些秋收上来的粮食,完全可以保障赣榆特区百万移民所需。
朱喜明也最终打定了主意,要带着十数万北方饥民一起去广西。
新军还是通过以工代赈的老办法,让饥民们帮助运输军用物资换取口粮求活,也可以达到人员优胜劣汰的效果。
大军在二十日后到达山东兖州府,朱喜明下令停留休整五日补充给养,对跟随而来的饥民清点造册!
最终饥民总数量为十二万五千余人,他们之中多为年轻男女和孩子。
而老人们怕连累孩子们的行进速度,大部分都已经返回家乡等待朝廷的救济了。
朱喜明不忍看到饥民们骨肉分离,也多次与后勤部和特区六部商议此事,但他的慈悲心最终还是被残酷的现实所打败,无奈的垂泪认命不再参与移民事项。
他也再次确定了崇祯和他的明国朝廷,确实在积极组织南粮北调救济百姓。
大明内阁也确实正严格落实与新军谈定的十二项协议内容,严令各地官府不得在此次赈济过程中贪赃枉法,并会派出官员到各地监督巡查。
如果发现贪腐官员就会当场免职押解入京,依照大明律从重法办。
这让朱喜明也彻底放下了心,看来用五千颗人头换来了大明官场的面貌一新,救活了北方几百万饥民,这庄买卖做的好做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