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道德律法(2 / 2)
这才是真正实用的教化百姓开启明智,是对我们这个积重难返的苦难民族和老大帝国的一剂良药。
这才是真正的一种对民族对大明的救赎,而不是将人变成奴才的礼教。”
朱喜明见曾经为自己多次执笔写过后世先进思想观念的毛承斗,今日竟然亲自跑来教授自己要用所谓的礼教去束缚特区官员和百姓,心中感觉到十分的不悦。
但他也知道毛承斗是受儒家教化培育出来的大明举人,今日所言也是因为他所受教育影响提出来的,是对自己忠诚的有利建议。
朱喜明只得无奈压住心中的不悦,用他的新思想反驳了毛承斗的这个提议。
他明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两广特区内是不可能改变儒家思想对大明百姓的束缚。
他也只能寄希望于自己所编写的新文化书籍,能够早日培育出来觉醒后的新一代大明人。
让他们来帮助自己一同改变这个时代,十年二十年后自己还很年轻,完全可以慢慢来改变大明目前的这一切。
“伯爷,下官明白您的心意和想法,可这昨日之事是否有些太过分了?
就算是在寻常百姓眼中看来,这也是很糟糕无礼的一件事情。
您说过楚王好细腰,民间多饿殍,百姓也有一句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啊!
难道您就希望两广特区的百姓们做事情时都无所忌惮,也都这般如此放荡不羁,行为举止轻浮让人不耻吗?”
毛承斗见自己的建言竟然被朱喜明全盘否决,心中也很是不满意。
“您的认知有些太过于悲观厌世了,儒家礼教也没有您所想象的那么不堪。这谦谦君子之国又有什么不好呢?”
朱喜明看着有些情绪激动的毛承斗,也感觉到了自己对儒家理学的过度解析。
他端起书案上的茶杯喝了一口水,用来掩盖自己被毛承斗所指证后的尴尬。
他认真考虑了片刻后还是放低了身段向毛承斗抱拳,一脸歉意的说道:
“毛先生您刚才所言很有道理,儒家的这个礼教对美化我们的生活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还是很有益处的。
是我一直以来的认知太过偏激了,还望先生原谅我的过失。
您是两广特区的司法部长和特区大法官,那就请您在律法的制定上多考虑一下这些民风民俗。
多派人到百姓中去走访,努力和他们达成一个道德秩序上的共识吧。
请您还要记住一句话,律法是对突破道德底线的一种约束手段,但绝对不能成为维护道德最高境界的制约手段。
是依法治民而不能是依法制民,至于道德礼仪应是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百姓们之间达成的一种行为共识。
这种共识应符合天地自然运行的法则,不能违背天道人伦的基本常识。
所以在特区律法制定过程中,您要多组织各地区和行业的人员展开讨论,尽可能去切合实际的考虑全面一些。
特区律法也要随着两广特区的发展进步,在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的需求变化。
万万不可一成不变而成为百姓们的负担,失去了律法保护百姓权益和维护社会秩序的责任威信。
历史上一个王朝的灭亡,往往都是先从灭亡他的律法体系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