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筹建银行(2 / 2)
这也就解释了当年朱喜明为什么会顶着那么大的风险,将在宣府查抄钱庄的150万两白银归还给三人。
因为对于筹建大明银行的这种设想,朱喜明自从穿越到这个时代就已经开始了。
连同他的新军还有特区新政变法,当时就都已经在他的谋划之中。
朱喜明在筹建赣榆特区之初就已经秘密为今日的这一切做着准备工作,在赣榆特区第一批建设工坊中就有造币坊生产金币、银币和铜币,他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去落实完成银行事业而已。
当年他第一次与大明朝廷决裂之时,就秘密派人去找与自己亲近的几家晋商接触,将他们连同上百名钱庄伙计一起安全转移到赣榆特区安置,这些年来一直通过商会和工会使用并继续培养这些人员。
朱喜明也不断将自己那一点点后世财务知识,向挤牙膏一般想起一点就整理传授一点。
这阿拉伯数字就是他从四百年后,带来大明的最大财会教育亮点。
特区这七年时间里共储备了金币40万枚,与银币兑换为1:10。
储备了银币400万枚,与大铜币兑换为1:10。
储备了大铜币1000万枚,与小铜币兑换为1:5。
储备了小铜币5000万枚,与大明的铜币兑换为1:1。
他手中总计储备了超过1000万两白银的金银铜币财富。
这样庞大的储备还再随着两广特区新建造币工坊的生产,继续不断的扩大着。
特区银行还有专门的防伪银票,在造纸、印刷、防伪等工艺上都要领先这一时代十年以上,达到了无人能够伪造出来的水平。
朱喜明计划先发行银票为50两、200两、500两和1000两共四种面额,总计划发行500万两的银票。
这些在两广特区银行发行的金银铜币和银票,将成为特区工厂与特区商会进行商贸交易中的唯一合法货币。
特区官方的税收、采买、赔偿、月俸等银钱收支,都将全部只收支银行发行的这种新式货币。
银行的启动资金是两广特区府金库中的300万两白银,清国陆续支付的赎金约700万两白银,还有向商会借贷的500万两白银。
用来支撑特区银行发行的价值1500万两白银的金银铜币和银票。
银行储备完全是1:1兑换也就没有了任何挤兑风险,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如果银行运营一切顺利,一年后银行就可放出价值白银5000万两以上的新式货币。
到那时候两广特区可就真的是富可敌国了,货币供应充足就可以活跃商贸环境吸引更多的财富向两广特区汇聚。
朱喜明也可以利用那超发的大量财富,去快速完成心中的无数个发展计划了。
时间就在这种忙碌之中飞快的流逝着,在距离朱喜明大婚只有五日时间时柳如是却突然离家出走了,她只留给了朱喜明一封书信并没有带走任何东西。
她在信中表示她还是不能适应这种没有诗词歌赋为伴的生活,是她自己天生水性杨花辜负了大家。
她以后会天天为所有人祈求平安健康,青山不改,绿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