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表明态度(1 / 2)
朱喜明说到这里时突然停顿了下来,一脸严肃的看着自己的几名得力干将。
当他看到杨贺好像并没有听明白自己所想要表达的意思,便又接着说道:
“我们将来的海外移民数量会被控制在一百万人的规模,这与大明国两万万人口相比较简直就犹如沧海一粟。
如果我们留在大明国通过战争手段推行新政变法,将会致使千百万人的死亡和万万人的苦难。
因为只有杀死反对新政变法和不赞同新政变法的千万级别的人口,才是新政变法落实执行和长久发展的不二选择。
而且我们还会不可避免的受到隐藏起来的临守旧势力反叛,我们的后代也要面临新政变法被千年旧思想文化的淹没危险。
我们还不如带着百万支持新政变法的人口,去海外无主之地上亲手建立一个全新的中华帝国。
只要我们努力奋斗六十年,就可以建立起一个千万人口的崭新华夏。
而且还不会有被后人推翻否决的危险,创造出中华帝国辉煌的我们也将会永留史册被后人当做英雄来祭拜,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再说那些海外之地也并非传言中的蛮荒之地,澳洲和美洲都是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任何一地方都不比大明国内差,某些方面甚至还远远超过了大明国所拥有的财富量。
因为经过几千年的掠夺式开发,大明国内的耕地退化和资源储备都已经变得越来越贫瘠了。”
朱喜明再一次将自己为何放弃大明,而选择海外建国的原因重新讲述了一遍。
他知道要说服这些土生土长,并且受传统儒家思想教化了千年的人们,让他们和自己抛弃祖宗坟地去海外蛮荒之地生老病死,是一件困难而又任重道远的事情。
“伯爷,我与魏建平和魏建军司令员私下商量过了,只要您想干我们就都没有意见,愿意追随您一同去海外建立一个永享太平的中华帝国。”
耿强对大明朝廷的昏庸无能早已失去了信心,他对朱喜明却是一种死忠效命之心。
而魏建平和魏建军的家族因为魏忠贤一案受到牵连,所以他们三人从一开始就都是朱喜明的死忠分子。
并且与摇左右摇摆不定的杨贺、孙传庭二人,为了此事已经闹得很不痛快。
“王新,你也讲讲你对我海外建国的设想有什么意见?至于将来是否一同出海这件事我是不会强迫大家的。
如果不想去就留在大明两广特区内任职,等将来海外建国成功后再陆续撤离大明前往。
当然你们也可以选择永远留在大明故土上,因为我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留广州府作为中华帝国的经济特区。
现在出海建国的条件已经越来越成熟了,你们都应该表明自己的态度,我也可以开始做好人员上的调整。”
朱喜明这多半年时间内,听到了太多杨贺、孙传庭、耿强、魏建军等军方高级将领在海外建国问题上发表的态度。
但唯独没有听到过王新的任何表态,所以很想在这方面向他问清楚。
“伯爷,我当年既然决定向您效命,就立下志愿与您共进退,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所以我才从来没有对您的任何安排提出过质疑,因为对我来讲这些问题本身就不是问题!
末将是您手中的箭矢,您指明方向后只需一声令下就可以了。”
王新的性格内向沉稳不善言辞,但他誓死追随朱喜明的忠心却一点都不比耿强他们少。
王新今日听闻朱喜明向他索要一个明确的态度,他的言辞中隐约有一丝不被信任后的失落。
“王将军的忠心我自然是知道的,只是这海外建国之事已经提上了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