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直取未腹(1 / 2)
交织争锋的兵戈,伴随如浪潮般奔涌来去的战线,焚燃起大地一片烽火狼烟。
大地寸草不生,血流漂杵,生灵涂炭。
千里辽阔的江山,数以百万计兵勇的厮杀…
终于,持续了已有近百年之久的“七国”格局,在进行了这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战、持续到第三个月后,随着渊王方氏正式的呈书奉印,渊国成为了第一个从黎朝版图上消失的称王大国。
渊王向城北的天子王师请降,王师便也顺其自然进城驻军,代表黎王室接受了渊国剩余最后全部的疆域。
从此,世上除黎王室外,便只剩炎、宣、未、江、寅、启六国。
而不久后的奄城,柳随山也最先从以最快速度赶回来的“石执事”处得知了事情的最新发展,便立即在张若卿一并的监督下,立即开始了最后的战前动员与准备,从各处将军辎粮饷调拨集中…
数日过后,十月小雪。
炎王命御史作檄,昭告天下,列数出了黎天子及黎王室的极大罪状后,正式宣布:“将出兵讨伐无道黎室”!
正西方栎县,苍禹的炎军…
正东方奄城,柳随山的炎军…
甚至于西北方的炎都孟阳,炎王都点了一部炎军、御驾亲征,三路大军浩浩荡荡的开出,直杀奔往了防守空虚的黎京桂岚邑去!
而与此同一时间,渊地南部…
甫王师一进城,那将领便貌似也料到了炎国必将趁隙偷袭,只不过并未想到居然要动这样大的、必是奔着“灭黎”的意图的阵仗前来,也并没能及时收到消息。
更重要的是,就在他们正打算走时,围住新梁不久的启军却偏偏在这时发起了攻城…
王师被困于新梁无法回救,炎国三路大军数日内拿下黎京,已是势在必得!
……
就在东方战场风云变幻、渊国投降亡国之际,大黎的南方,局势也同样发生了扭转乾坤般的变化。
由于未王汤楚、相国常丙、大司马常辛、大庶长安邴接连不断的调兵或领兵由未西北出国北上,先后参与到临蓟政变、北伐宣西平原、围堵禽山等多场战争中,实际上,自从六月份起,未国本土的留守力量就已经在越发空虚。
尤其有的边远城池、港口与关隘,比如未东,连宗门也没有,只一批上不了前线做主力的修士们便给打发了。
仅仅是由于仙凡之别,未国便有恃无恐,只留数千修仙军,以至于平摊到了每个城池几乎只有数百甚至不足一百人的留守力量。
然而,自从十月初三,宣王杨呈密派杨问歌到达宣南宣军、并任命了屈杉作为右司马后,屈杉便很快发挥了其职权与才能,在杨问歌的协助下,勇敢实践了一个他筹谋已久的大胆计划:
二十万大军不断在宣南集结,并悄无声息的渡海绕过了未国东北部的防线,从未东海岸开始,登港强攻,直插未国本土后方!
起初,大军倾泻本来还十分小心谨慎…
与未军已交手多次了的屈杉很清楚,未国修仙军通常都会在夜间打坐冥想、恢复法力,故而在进攻未东北与宣南间的第一座关隘时,专挑了黎明前最是黑暗的夜半寅时,先由杨问歌悄悄靠近、不断奏琴施法以迷晕了城头仅剩的几个巡夜守军后,由后方打开城门、使大军鱼贯而入,缴获了这些守军们身上配备的所有法宝、符咒与丹药,才终于在日出东方之际打开关门,升起宣国旗帜、占据了此关。
关口一开,宣南大军便得以恣意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
由于是不费一兵一卒的夺关,屈杉所率宣军便也成功压住了消息。随后,他便继续与杨问歌沿岸行军,专取未国海岸线上的一众重商贸民生而轻修行、寻常百姓与战略资源更多、同时还因处于大后方而防守最是薄弱的海港城池!
数万大军加之箭雨、投石、攻城槌以及音波功的攻势,远非一小城内几十个修士可以抵挡。
不缺资源的宣军入城后又不劫掠,更不屠杀,在化解防守力量、俘虏守城修士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对他们开展政治思想工作。
从道家之内,炎国的范远与他们未国常丙真人的区别,到之外,道家与他们墨家之别,再到当今天下战争形势、未国所面临的危机。屈杉巧舌如簧,拿出了在百家争鸣上如墨者领袖般的文采与气场,竟还反过来说动了不少未军修士归顺宣军,并立刻因功劳与战力被他们奉为高宾…
毕竟这些上不去下不来的修士们,多半都是因为国策而被“强制出家”、成为未国修仙军的。他们当中甚至还有不少人的亲眷被作为人质,关押在各自的宗门之中。
他们与“老乡”卫尘风的区别,大多也就只在于那份能杀身成仁、离国仗剑走天涯的勇气与力量而已。
在这些“未奸”的协助下,宣军的进攻也越发顺利,开始从海岸挺进内陆、发动起了包围攻势。
旬日之间,连下百里,克城十数座…
等驻军于未北、三国枢纽之地的大司马常辛终于收到消息,并立即也飞谕传到寅国未营,那夜相国常丙帐中、使得他暴跳如雷时,南面的屈杉部宣军已完全掌控了未国一半的海岸线,并又有源源不断的宣、江联军从东面赶来了。
接着,屈杉又收到了薛十七施展“青鸾飞谕”之术从宣军中送来的、由卫尘风所提供的许多精确情报,以及东边江国从海上送来的援助,攻城更是变得越发简单直接,甚至于已开始可以强攻,而不必趁夜、绕路或是先以音波功起手了。
直到渊国已经被灭、炎国正式出兵伐黎的十月小雪时,宣国二十万大军已呈半包围趋势,拿下了四分之三的未国海岸线,占据了未国约六成左右的疆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