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去职还乡(1 / 2)
宣国中部,一座小城内。
这座城位于从寅城东出、一路向东南,途经青城、直至抵达大淄的最近官道的一条必经之路上。
才刚进城,申正则与芈筠便被守卫发现,而后被请到了县府去。
到县府见了县尹,申正则发现来者似乎有些眼熟,正是当初自己重新出现在阐昌殿上时、那第一个发言要独挑大梁的年轻小将。虽未接过自己的重担,但后来他也参与到了对启、江两国的抵抗战中,因军功获得了一些擢升。
然这小将见了申正则,却并没什么好脸色,反倒是面色沉重,拿出一封精致的帛书,是宣王杨呈亲自手写的王诏。
申正则打开王诏,那诏书上劈头盖脸的第一句,便令他震惊错愕:
左司马申正则,因获五大罪状,革去所有官衔职爵,贬为庶民!
一同见到帛书上的内容,此时就连芈筠也已是震惊万分…
……
然而就在这列字的后方,宣王便详细描述出了这“五大罪状”,更出乎二人意料的是,每一条所说的居然也都是事实:
第一罪,通敌之罪,与此前行刺御前司马、王子郜的全国通缉犯“范远”勾结合作。
第二罪,战事不利,导致西境三十城多遭劫掠屠戮。
第三罪,儿戏将士性命,明明打下炎南百里地,却原样奉还。
第四罪,胆怯之罪,明明有机会可以直接掳走两国太子做人质,继续征战,却偏要全部放归。
第五罪,为国蒙羞,寅城谈判会时明明带着最多的兵力,却吃了最大的亏,为宣国带不回一丝利益…
文末甚至还写了,本该判他申正则死罪,但盖因宣国历来有“刑不上大夫”之典律,加之申姓为宣国大户,故改判为削去职爵、贬为庶人…
综上每一条,申正则居然都无可辩驳、无法否认!
只是,寅城之事发生才过去短短数日,自己已从寅城快马加鞭、一路东进,这在更东边千里之外的宣王是如何先一步得知,还及时连人带信一并派送了过来的呢?
申正则与芈筠二人,此时都百思不得其解。
那小将收回帛书后,也从申正则手上接过了当初在大殿上宣王赐给过他的、调遣宣西三十城所有将士的符节。
曾经在大殿上对这个传说中的人物,他眼里还抱有一丝崇敬,如今再见,却已满是万分的疑虑不解甚至是嫌弃了。或许这也跟当今天下人皆以为是这对墨家兄妹带宣国打赢了这场战争有关。
但是再照如今看来…宣国真的赢了吗?
这一点或许难论,但对瞬间失去了一切、连青城县尹也不剩了的申正则来说,则是已不再重要了。
此时的他也终于是名副其实的感到了一种莫名的悲戚,在与这小将告辞后,申正则便在芈筠的陪伴下离开了县府。
……
而就在走出县府的路上,“宣王为何提前得知”的真相却就在他们身边,与他们擦肩而过了:
只见那是一个身形伟岸、高若城关,两肋如翼、陌生面孔的“巨人”。身穿特制的大一号宣国官服,腰配大刀。
这副外貌实在是惹眼,申、芈二人见了都不由被吸引的多瞩目了片刻。
这样的身形,放眼全天下也是难见得一个。
然而,从未见过“铉影阁石执事”、甚至于都不曾听说过的他们,却是绝没有任何可能想得出这个真相了。
……
二人出城后,芈筠便问起申正则他的去向。
尽管看起来像是失去了一切,但同样不知该往何处的芈筠遂表示为报效知遇之恩,决定继续追随申大夫。
感慨万千的申正则只有再三长叹,强调芈筠如今他们连青城也回不去,是不必再叫他“大夫”了。
不过,这也不再重要了。
思索一阵后,申正则遂决定到亥山去找仲兄,向他知会历时三个月的战争已经结束,天下格局发生大变、七国变五国以及黎室覆灭之事。隐居深山的仲兄既然肯贡献出那部兵书,又派出了刚收不久的弟子白桐,想来心底应该还是牵挂着宣国的战况的。
在那之后,他便打算往江、启两国去,找寻自己女儿的下落。
芈筠点头应过,随后便与“申先生”一同启程了。
立下赫赫战功的二人,如今不过短短几日,便是一个脱离了墨家,一个被朝堂用完即弃,只得如今相伴追随、沦落天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