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属于大明的时代(2 / 2)
部下们跟着小王子亡命草原,没有给养没有食物。心中早已不满,而今小王子又如此的对待他们,部下的反抗之心愈发的严重。
终于,在一个夜黑风高杀人夜的晚上。熟睡中的鞑靼小王子,死于部下之手。
这并没有任何的意外,毕竟古往今来这种事,发生过无数次。当跟随你的部下看不到希望的时候,哗变只是迟早的事。
一代枭雄,驰骋草原的鞑靼小王子,就这样不甘的落幕了。
而整个草原部落里,纷纷归顺了大明。
剩下的长白山一代的女真部落,还在负隅顽抗。不过,他们依旧抵挡不住明军的铁骑。
在火器面前,都是呈现碾压式的进攻。明军所到之处,所向披靡。
弘治十五年的时候,整个蒙古草原各个部落,还有长白山的女真部落,彻底的臣服在大明的脚下。
不同于历朝历代的帝王,得到了草原部落之后,还是由这些部落自治。这样的结果就是,这些部落虽然名义上归顺了朝廷。实际上,一旦将来朝廷实弱,他们变得强大之后,就会脱离朝廷的管控。
如何避免这种局面,弘治皇帝也没有好的办法。他唯一能做的,只盼望后继之君,不会出现一个个昏君。
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历史的车轮滚滚上前。只要封建时代的制度存在,一个王朝的灭亡,也是必然的结果。
难道说,就不能避免亡国的命运么。
能,那要看你怎么做,你肯不肯改革。
这些时日,朱世杰成了弘治皇帝的启蒙老师。每到傍晚时分,朱世杰都会被召进宫中,和弘治皇帝彻夜长谈。
弘治皇帝在处理政务方面,确实是异于常人。他精神抖擞,尤其是对于国之大计。治国的理念,还有治国的思想方面,他似乎不知疲倦。
这一下可害苦了朱世杰,他是做不到每天晚上都陪着弘治皇帝,去讲授一些治国之道。
可弘治皇帝似乎对朱世杰的治国理念颇为的感兴趣,他不但自己要听,还要太子朱厚照,跟着一起旁听。
“朱世杰,你适才说工业,对、工业革命?”弘治皇帝似懂非懂的问道。
朱世杰点了点头:“陛下您也知道,蒸汽机的出现,就是一场工业革命的开端。它可以代替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于移山填海都不是梦。有了蒸汽动力,咱们就可以做很多事。”
一旁的朱厚照忍不住插嘴:“这个我知道,不就是马车还有什么火车,对火车。只是世杰老兄,你说的那个什么铁轨?是怎么一回事。”
“蒸汽火车,可以代替驿站。且运输速度极快,从江南到京城,也不过呼呼数日。铺设铁轨,需要大量的钢铁。”
弘治皇帝皱了皱眉头:“这如何使得,从江南铺设到京城,这需要多少的钢铁。举大明全国之力,也办不到。”
“办得到的陛下,臣之前说过的工业革命。咱们可以高炉冶铁,制作铁轨并非什么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