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猫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三国之袁术家臣 > 第315章 制法

第315章 制法(1 / 2)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妖祖大人收手吧!反派都吓疯了!  被拐后,我反拐西域少主回中原  重回91:先报仇再当大佬  吃瓜!作精女配和傅总在私下爆甜  高武:从一人之下开始镇压诸天  神选之日  重生之隐形富豪  你都无敌金丹了,还要上学?  纵横两界:我其实不想当帝皇  江南梦 

相对于秦汉,楚国之后的问题是在于袁氏本身,袁氏本来就是天下最大的世家而成功掠夺汉统,这就导致从一开始袁氏的大量资源都是世家制。

从袁术入主南阳开始,袁氏便开始大量倾斜资源到袁术身上,但有句话说得好,我既然走过这条路,还成功了,那我肯定要堵死这条路,所以从袁术称王开始,就逐步开始削弱世家,周期性的叛乱,大的三次,小的司空见惯。

“仲父,关于律法问题,朕想过了,汉代律法虽然完善,但毕竟时过境迁,朕以为,当在汉律的基础上进行增减,以便方便我大楚。”

“陛下圣明,汉律至今已四百余年,汉光武帝于汉律基础上进行增减,但归根到底,还是外儒内法,但汉代的实际也证明了,律法只能增减而不是全部换新,汉承秦制,楚袭汉法,当无虑也~”

律法这种东西,不是一时半会可以修订好的,汉代从初期的混乱到汉末的完善,虽然可能有些不适应当下,但他还是有他的可取之处的。

“既然仲父也认同,那朕就召陈大夫,加王司徒等人,共同合修楚律。”

“善,此中之事,还是这些饱学之士最为稳妥,陛下,说起律法,臣以为,当加强卫督司的权利,现如今卫督司只有刺探之权,但臣以为,当加抓捕之权,同御史台般,一明一暗,可为皇帝鹰犬耳目。”

“嗯...此事可行,但恐怕朝中反对之声甚大。”

“卫督司充入民间,与宫中禁卫,为陛下直属耳目,如此一来,可防止官员做大,防止如王莽一般佞臣再现,且卫督司有了缉捕与监察百官之事,各地官员若是想残民以求私利,也会收敛。”

洪武爷的锦衣卫措施是对的,文官这种东西,那就是不能信,谁信谁傻13,无数的历史证明了,刀哪怕架在文官脑袋上,他们都还是敢贪,而且世家和宋后的官僚是一路货色,皇帝只听御史的参本,那就是聋子和瞎子,洪武之治与永乐盛世以及后来的仁宣之治都用实际行动证明了,高压才是一切,文官当厕纸,天下才会太平。

“仲父所言,皆为大楚,有仲父在,朕自当相安无事,国力日盛。”

“陛下谬赞了,臣只是尽了为臣之本份,食君禄报君恩。”

袁耀下旨修订律法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相比较与武将们的事不关己,文官们则是兴奋异常,修订律法数百年才一次,参与其中便是青史留名,而且按照秦汉楚的规律来说,哪怕楚灭,后人修改律法之时,也会逐档调阅,他们也会名传千古。

“陛下,汉律实行四百年,以汉高祖约法三章之: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为基础,臣等不知圣意,我大楚当以何为基。”

刘邦所约法三章,确实收拢了民心,后世也按着这个法度来进行删减,但每朝每代都有自己的基调,这个基调就是这个国家行政的底线。

“嗯,我大楚在汉高祖约法三章外,加叛族者诛族、残民者极刑、惰政者死!”

前两个还好,第三个就是让这群官员脸拉的跟驴一样长了,我们可是清流高雅之士,难道不在庙堂高坐,反倒与庶民为伍?

“陛下圣明!”

跟进跟进,不能让这些世家懒狗反驳,华歆刘晔带头跟进,九卿也是一样,其他人无可奈何,只能按着头跟着走。

“卿等还有何本要奏?”

袁耀坐在高位上,笑吟吟的看向李儒,丁羽也是转头看向李儒,李儒白眼一翻,随后站出身说道:

“臣有本要奏~”

“太傅有何事上奏?”

“陛下,前番青州与官渡之战,多赖陛下洪福,将士用命,我军大胜,当为陛下贺!”

“臣等为陛下贺!”

跟着拍马屁,肯定没问题,李儒看到所有人拍完马匹后,又继续说道:

“两处大战,除了将士用命之外,臣以为,情报与刺杀功不可没,卫督司由太祖高皇帝所创,在数次大战中均有所功,臣以为,既然如此,是否可以加强卫督司的权利,而不是让卫督司只是一个奸细网,其中种种,臣伏唯陛下圣裁。”

李儒说完,很多人隐隐约约觉得哪里不对,但没想通,有些很聪明的人,已经猜到大概了,但他们现在还不能反对,得等到这上面的几人,图穷匕见。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书单推荐: 沙土窝 明末红衫军 明末豪门 大明:自曝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 穿越到三国一统江山 假太监:从女帝寝宫开始 大明:俺爹朱高煦,江湖人称造反大帝 逆天驸马爷 国运游戏,熟知历史的我赢麻了 风流小太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