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北起兵戈(2 / 2)
不止如此,其往南到辽阳、盘锦乃至锦州,一路上都是畅通无阻。
“娘的!张学颜和李成梁是干什么吃的!”谭纶听后不禁大骂。
张居正此时却是摇头,“不能这么说,张巡抚的举措还是得力的,目前他已经收缩兵力死守沈阳城,王杲一时半会儿应该是拿沈阳没什么办法。”
“那李成梁呢!?”
“信上说他三日前从北镇出发北上与喀尔喀蒙古首领速卜亥会猎于辽河河套,此战也是之前兵部同意了的战略,先将响应王杲的蒙古部击溃,再来解决王杲,所以他基本上将所有的辽东铁骑都带走了。”
“这样的话沈阳岂不是孤立无援!”谭纶一巴掌拍在茶案上。
这位兵部老尚书是先帝隆庆皇帝的潜邸之臣,早在嘉靖年间便跟胡宗宪在东南打过倭寇,作为罕见的亲自披甲上阵的文官,长期带兵也养成了谭纶火暴急躁的性格。
王崇古分析了下时局,对答道:
“军报里说此次王杲带骑兵六千,步兵一万,其他辅兵无算,几乎是整个建州右卫倾巢而出,如此出击无异于一场豪赌,也不知他哪里来的底气。
但不得不说,此次他还真赌对了,如今沈阳久守无援,恐怕士气上难以维系,一旦沈阳不保,恐怕辽东登时便军心大乱,当将周围诸城的兵力集中于沈阳,宁可丢小城,毋丢沈阳。”
“戚继光呢?调戚继光的南兵去救沈阳来得及吗?”梁梦龙此时开口问道。
谭纶听了却是一口回绝:“绝对不行!朵颜卫的董狐狸老奸巨猾,若是他知道戚继光的主力走了,必然会猛攻京蓟,到时候反而更难收拾。”
谭纶定了一下,张口又是骂:“还是怪李成梁!干嘛将所有的兵将全都带走!”
“子理(谭纶字),不可这么说,打仗嘛,毕竟得谨慎,谁也想不到那王杲前段时间刚闹腾完,现在又来闹腾。”
说到这里,王崇古看了眼内间,一个小小的人影映在纸窗,此时正站在桌案上嬉戏。
“唉。”
王崇古叹了口气,作为战场宿将的他怎么能猜不到这两年王杲频频找茬的原因。
放在隆庆时期,双方的矛盾就存在着,也不见他们这么猖狂。
眼下,对方就是看着朝廷里当政的是个十岁的娃娃皇帝,赌朝廷不敢在这个时候节外生枝,故意尽起大兵寻衅滋事,就是来趁火打劫的。
若是朝廷与他和谈,那么他就坐地起价。
若是朝廷不与他和谈,他就狠狠劫掠一番再退出辽东,反正这个时候朝廷大概率不会跟他死磕,朝局稳定要紧。
梁梦龙此时侧身看向张居正,不禁道:
“首辅大人,不如咱们派使者去与王杲议和?反正他来闹腾,无非就是马市贸易那点儿事,先答应他,准他们贸易几个月,等李成梁的兵年底回来了,再教训他们。”
王崇古拱手,“在下附议,乾吉(梁梦龙字)兄此乃老成谋国之言。”
张居正捻着胡须,看向一旁的谭纶,谭纶插着手想了半晌,也是摇头道:
“难,此事难有两全之策。
虽然沈阳城坚但城内兵少,即使张学颜他能固守城池,但最多也就是如此了。
没法出城救援的话,等到王杲他回过神来发现沈阳没有援军,届时肯定会绕过沈阳向南劫掠,一路从辽阳到锦州,方圆百里的百姓恐怕要遭殃了,唉,我也附议吧。”
兵部三名大员都同意了这个策略,张居正也无话可说。
但张居正本身也在兵部干过,他很清楚,这个办法是没办法的办法,此时妥协无异于长他人气焰,说实话,他心里咽不下这口气。
忽然,张居正想起了什么,看向了坐在角落里的李旦,于是开口问道:“曦沐,你以为如何?”
李旦拱手,向四位上官一一行礼,随即正声道:
“三位大人的意见,晚辈以为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