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北上(2 / 2)
李旦认得那人,是他此前派去沈阳给辽东巡抚张学颜报信的信使。
那人翻身下马,连日的骑乘使他已经使汗流浃背,疲态尽显。
李旦压了压手示意道:“不急,你慢慢说。”
那名信使接过一旁侍卫递过去的水囊,抿了一口这才答道:“禀头人,张中丞没有同意您和查副总镇的意见。”
“什么?”李旦与张远异口同声地追问,“他怎么说的?”
那信使表情越发尴尬,这才全头全尾将张学颜的话说了出来。
言下之意便是沈阳如今兵少,拢共能用的战兵不到五千人,其中还有不少是驿兵,根本没法分兵去守抚顺关,而且就算去守也守不住。
沈阳城能守是因为沈阳墙高城坚,加上城墙上有火炮,这才能抵御住王杲的进攻。
而抚顺关向东防御关外是雄关,对内却是截然不通。
抚顺关的内关关城矮小并且缺乏火器,根本就不是倚城坚守的地方。哪怕他将全部的兵士都派到抚顺关上,面对王杲四倍于己的大军,破城也只是弹指之间的事情。
所以张学颜拒绝出兵抚顺关阻拦王杲撤退。
“这…”张远听了信使的回话,一时间已是无言以对。
他扭头看向李旦,似是在等李旦的意见。
李旦思索片刻,看表情已是有了主意,可还是回头看了眼徐渭。
徐渭此时缓缓道:
“王杲遭逢此败,心里恐怕已经萌生退意,况且估计再过个一两天,对方也能探到我们从山东调了援军过来。
若是不堵住抚顺关,任由王杲退出关外,则我们此时就算打再多胜仗也都是毫无意义。”
“不错。”李旦点头同意,他的观点与徐渭完全一样,“按道理张中丞与李总镇合作多年,不该是不知兵的人,此次固守抚顺关只是为了阻断王杲的退路,并不需要坚守太长时间,其中的重要性他应该是知道的,怎么会如此草率的就拒绝了?”
李旦摩挲着下巴,怎么都想不通。
于是扭头看向信使,目光犀利起来,“你除了把信交给张中丞,当时说的话是按我交代的原话说的吗?”
信使嘴里结巴了一阵,只是回了句,“大差不差。”
“什么叫大差不差!”李旦音调猛地提高,“派你去就是因为你平时办事稳妥,怎么会出这样的纰漏,那么张中丞拒绝之后你有继续劝说吗?”
“卑职就是信使,不敢在中丞大人面前多说什么。”
听了信使的话,李旦不禁叹了口气。
不过对方说的也不错,他不过就是信使,让他去劝说张学颜的确是强人所难了。
“算了,看在你一路辛苦的份上先下去休息吧,记得引以为戒。”
信使听了李旦的话心下松了一口气,忙是拱手退了下去。
李旦则是向一旁的张远拱手道:“张镇抚,恐怕眼下我要亲自去一趟沈阳了,我的人也干脆就一路北上补给过去,麻烦你派一员脸熟的偏将与我同行,这样我也好自证身份。”
张远知道李旦是要去沈阳劝说张学颜,作为李家军的一员,他知道此事的重要性,于是当即便也同意了。
经过了简单的交接,张远接替李旦的位置继续跟着王杲的大部队,李旦的重伤员向盖州转移,而李旦所部剩余的一千七百余人调头北上往沈阳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