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耐人寻味的军令(2 / 2)
“总镇交代了,叫我集合沈阳周围所有的兵力死守沈阳,务必保沈阳不失,若是牧寇要退出关外就任由他们退,总镇说待他回师辽东后自会来处理这帮牧寇。”
这是一个十分保守却又同时非常稳妥的策略。
只要保证沈阳不失,女真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辽东站住脚跟。
抚顺关对内难守不是秘密,所以李成梁根本不怕王杲占领抚顺关,即使真的占了,只要李成梁率领主力回来,攻破抚顺关只在弹指之间的事。
可这是在没有任何办法的情况下选择的无奈之举,因为辽东无兵,所以选择笼城死守,坚守战略要塞,确保敌军没办法在辽河平原获得根据地。
可牧寇叩边是为了劫掠,又不是为了攻城,李成梁此举等于是放任贼人在大城之外的地方为所欲为,整个辽河平原的百姓都将遭受到灭顶之灾。
最后王杲退出关外,问题没有根除,终究是一个巨大的隐患,不知何时又会卷土重来。
此前兵部也是针对这种情况,才定下了此次从山东调兵的战略,为的就是救辽东百姓于水火,同时将王杲这个隐患一劳永逸地除去。
关于这件事,作为辽东总兵官的李成梁肯定是兵部第一个通知的对象,即使他在辽河河套交战,也不该不知道。
这样重要的战略,兵部的信使照例是会快马加鞭的将这个消息告诉李成梁。
而且早在李旦当初离开京师的时候,批红了的兵部文书也同时向辽东而去。
要知道在那之后李旦还花了足足十五天的时间筹船,光是这个时间,纵使是福建的军情都该送到了,更何况从京城出发过山海关后到辽河河套几乎是一马平川。
可即使如此,李成梁依旧是下令笼城,而不做任何其他的布置。
难道真是因为没有收到兵部的消息?
李旦此时心里还不太确定。
他看了一眼坐于自己正对面的张学颜,以及自己侧对面李平胡。
张学颜一脸从容带着微笑,一旁的李平胡则略显局促。
“李参戎,你是什么时候抵达沈阳的?”
张学颜表情微微一滞,想说什么还没说出口,那头的李平胡却已经回话。
“大约七日前。”
七日前,从辽河河套赶回来差不多四日足够,走的再慢些五日也该到了。
从京师到辽河河套一千六百里,但是兵部发的公文一定是急递,最少也是六百里加急,按理说三天该到,再慢也就四天。
加在一起也就十六天,这还是都按最宽裕的时间来算。
而李旦从离开京师到现在,已经过了十八九天。
时间完全对不上。
这么一算,此时李旦心里也有底了,他可以断定,这道命令就是李成梁在接到兵部的文书以后才发出的。
他甚至还单独派了身边的一员参将回到沈阳专门来处理此事,这么一看,李成梁的这番处置着实显得耐人寻味。
李旦叹了口气,身子整个躺在了椅子靠背上,心中暗道:
果然,这世上唯有装睡的人是永远叫不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