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临行前的二人(2 / 2)
随即,李旦将打算在松江府清田以及亲自出马说服徐家的策略告诉了李言恭,并说了打算给出的筹码。
李言恭听了后欲言又止,手里的酒盏差点没拿稳。
“弄险。”他嘴里喃语了一声,又是细思片刻,这才开口,“李海道你这是在弄险,不过在我看来试一试倒也未尝不可。”
李言恭放下酒盏,脸上也不自觉正色起来。
“若说李海道想用这套说辞去说服一般的乡绅土豪,我定会说你白费心机。但若是徐阁老,我觉得可以一试,那位不是凡人,能看出李海道你筹码里的价值。”
眼见李言恭同意了自己的想法,李旦遂是起身道谢:“那届时还请侯爷助我,你只需压住旁人,再言辞激怒令弟,以他的性格一定会忍不住直接出手。”
“李海道有把握?”
李旦冷笑一声道:“侯爷还不清楚自家兄弟是什么性子吗?一个三番两次动用杀手的纨绔,是没有心性一说的。”
李言恭摇头道:“不是,你误会我了李海道,我当然不担心他,舍弟蠢钝,不仅蠢而且自大,没有比他更好操弄的人了。
我的意思是李海道你那边,虽然他蠢,可是他手下的势力还是不容小觑,你我既是同盟,我自然是不希望李海道阴沟里翻船。”
李旦端起桌上的酒盏,一口直接饮尽,这是他进这个天字阁里以后喝的第一口酒。
“这个无需侯爷担心。”
李旦与李言恭都是当世的聪明人,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可以点到即止,再往下说便是不美了。
二人接下来酣饮一夜,等到李旦晕晕乎乎走出聚义轩,已经是三更天了,至于李言恭,此时更是酩酊大醉地趴在阁间的案上呼呼大睡起来。
翌日,李旦这边安排好车马,已是准备启程前往松江府,不过去那之前,还要再见上一人。
说着,车马没有直接出城,而是绕了一个大圈到了南京预备仓。
预备仓自太祖时便建立,起初建立的目的是为了平抑粮价而用,丰时收粮备灾,歉时散粮赈灾,不夸张的说,一地百姓的生计安危全都系于这一仓之上,只不过时至今日,其现状只能说是一言难尽。
进了仓栈大院,守门的老兵看见来人先是上前,可走近两步,看见李旦这一身绯袍麒麟服,顿时连搭话的心气也没了,低下了头缓缓让出一条道。
待进了里院,李旦愈发觉得这里冷清。
要知道此地可是南京预备仓所在,怎么说也算是南京中心地段,当下偌大的南京城,就连埋垃圾的地方都人声鼎沸,可这个南京预备仓,却凋敝的像是另一个世界,一道斑驳的石墙就这样将凄寂与喧闹隔绝开来。
进到督粮衙门里,窗边的各个座位全部空置,每一张桌上都蒙着厚厚灰尘,李旦甚至一度怀疑此地是不是被弃置了,真正的督粮衙门另有所在。
直到走到正门,才看见一个身影,正趴在主案上伏身疾笔。
意识到来人,坐于主案之人挺起身子,他面容枯瘦,视线也不锐利,但举手投足之间却给人一种刚正挺拔的感觉。
若要让李旦来评价,此人给他的感觉便像是竹,乍看上去纤细易折,但底子里却透着百折不挠的那股劲儿。
不会错了,这人便是李旦要找的人。
曾经的应天巡抚,今日的南京粮储,痛骂嘉靖皇帝的《直言天下第一疏》作者,海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