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内阁确立,文武开花(2 / 2)
幕僚们领命各自散去,朱权的折子很快便由他的心腹幕僚交给了大明的驿兵。
驿兵们则折子二次密封后,便开始了漫长的传递极力。
朱权的折子燕云北部大宁飞也似的向着南方的金陵而去。
穿过平坦的华北平原,越过黄河,又穿过淮河平原,最终到了大明的心脏——应天!
金陵皇宫之中,朱允炆看到了这份宁王朱权从遥远的北方送过来的折子。
看完朱权折子中哭诉自己的妻儿被朱棣挟持,不得不交出部分兵权的辩解。
龙椅上的朱允炆直接笑出了声,随即将折子扔在一旁。
你宁王一系的破事,自己都不愿意提。
被朱棣挟持了妻儿,“不得不”和朱棣一起靖难。
朱棣登上皇位后,直接把朱权从军事重镇大宁改封到了南昌。
彻底没了兵权的朱权只能寄情山水,甚至拜了张天师为师学习道法。
等到朱权寄了,之后几代宁王都对朱棣一系的皇帝不满。
最终在正德帝时发动了叛乱,然后被大明唯一的圣人王阳明三十五天平定。
现在你在我面前装小白兔?
朱允炆不再理会宁王的折子,扭头看向身旁的双喜。
“双喜,朕给你说的在宫内修建几处办公用的阁楼,你安排人去做了吗?”
双喜连忙点头,然后上前将工部和户部呈上来的账簿放在朱允炆面前。
朱允炆拿起账簿简单扫过后,便再度看向双喜。
“工部和户部说的也有道理。”
“眼下朝廷征发的大军还需粮饷维持。”
“各部官员胥吏也要发放俸禄,应天又减上了半数的赋税。”
“确实不宜在大兴土木了。”
“那这样吧,双喜,你在宫中给朕寻一处小院。”
“地方不用太大,有个一间正房和两间厢房即可,”
双喜点了点头将朱允炆的话记在心中,同时脑海中也飞速把皇宫各处院落阁楼过了一遍。
最终一处本来用来安排嫔妃现在却是闲置的院落便被双喜提了出来。
朱允炆见双喜如此上心,索性将眼前如山的文书一推。
“双喜,择日不如撞日,今天你就陪朕去看看。”
“朕要正式建立内阁的事情,不能再拖延了。”
朱允炆拂袖便走出御书房,双喜看着御案上堆积的文书,一时间也是头大。
“陛下,这些文书还需尽快处理掉。”
听到双喜的话,朱允炆不由加快脚步,逃离了如同囚笼般的御书房。
不多时,双喜便领着朱允炆来到了这处暂且被闲置的庭院之中。
朱允炆倒是没有急着进去,而是环顾了一番四周的情况。
发现此处四处通达,传递消息颇为方便后,心中便已经定下。
接着朱允炆又进入庭院中稍加查看,便直接将此处定为内阁办公之地。
就在朱允炆准备继续在宫中逛一逛时,马恩思带着一份情报飞速赶来。
“陛下,北面的情报,刚刚送到!”
朱允炆当即带着情报回到御书房中拆开。
随即便得知了宁王朱权用朵颜三卫从朱棣手中换回了妻儿之事。
“这宁王倒是会两头演戏,一头向朕哭诉朱棣挟持了他的妻儿,逼迫他出兵。”
“另一头又直接把朵颜三卫给了朱棣,换回对他来说并没有多少价值的妻儿。”
“他这是想要两边都不得罪,心中倒是好算计。”
言毕,朱允炆将情报交给马恩思,随即有叮嘱道:“将情报抄录后交给兵部。”
“然后给我们的人下达命令,让他们一切以自身安全为重,万事小心。”
朝会之上,朱允炆当众宣布了要组建内阁协助自己处理军政要务的消息。
百官对此早有耳闻,而且也无人对此表示反对。
毕竟在丞相被太祖彻底废掉后,皇帝一个人就要处理天下的政务。
除了太祖这样的铁人外,谁能顶得住。
皇帝创立内阁这分明是知道了文武百官对处理政务的重要性。
自然不会有人跳出来反对内阁。
朱允炆见状一点也不拖泥带水,直接宣布了第一任内阁学士们的名单。
“翰林院掌院学士解缙!”
“吏部代尚书方孝儒!”
“黄淮兵马大都督、中军都督府左都督、长兴侯耿炳文!”
“兵部尚书、中军都督府右都督、魏国公徐辉祖!”
“以上四人赐内阁大学士,入值内阁参赞军政要务。”
“另有户部尚书郁新、工部尚书郑赐补为内阁学士,可直入宫禁禀报要务和参赞。”
早就知道自己会入阁的四人面色平静地拜谢朱允炆。
户部尚书郁新和工部尚书郑赐对于自己补为内阁学士显然是有些吃惊。
不过朱允炆很快也给出了让他们补为内阁学士的理由。
“户部尚书郁新为国筹措粮饷,治理财政,使得前线将士无粮饷之忧。”
“其功虽不显于世,朕又岂会视若无睹。”
“故而补为内阁学士,以示殊荣!”
郁新闻言连忙跪下叩谢皇恩,同时又表示并非自己的功劳。
捎带着还给户部众官吏也请了功。
朱允炆大手一挥肯定了郁新给户部众官吏的请功。
随即又将目光看向工部尚书郑赐。
“此番朕的新军能够用快枪和三眼神铳击退朱棣,全赖工部上下一体,全力生产。”
“前线将士们的兵甲刀剑也都有工部监管制造和调度,乃是国之重器。”
“朕非是给予一人之殊荣,而是给予工部全体之殊荣!”
郑赐和工部众官员直接跪下来叩谢皇恩。
朱允炆又赏赐了几名工部官员和有名的工匠。
就在朱允炆以为一切妥当之时,几名将领猛地跪在地上。
“陛下,臣以为内阁安排不公!”
“为何又增补两个文臣为内阁学士。”
“却不见陛下增补武将?”
跳出来说话的是沐英第三子沐昂。
朱允炆不由轻笑,朕还没说到你,你倒是挺猴急的。
看到武勋一系有人表达不满,徐辉祖和耿炳文当即皱起眉头。
“沐昂,你一个小小的左军都督府指挥佥事岂敢妄议朝政?”
徐辉祖直接开口呵斥沐昂,同时命令沐昂退下去。
朱允炆轻笑着看向众武勋,随即抬手说道:“且慢!”
“谁说朕安排不公?”
“南燕王朱高煦、左军都督府指挥佥事沐英,增补为内阁行走,随时待朕召见。”
众人闻言当即神色一变,耿炳文直接拱手劝诫。
“陛下,南燕王伤口尚未痊愈还需休息,沐昂这小子平日喜好吹牛,并非能够为陛下提供建议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