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作戏(1 / 2)
这一日阁老张家的太夫人进宫来给太后请安,寿康宫特地邀了皇后与张昭仪相陪。
张太夫人是为着张合的婚事来的,上一次年节晚宴上太后有了那话,张家就算再不愿意自家的长孙娶一个宫里的侍女,也是毫无办法的。
其实张家的态度,从晾了这么长时间就能看得出来。张太夫人来之前,皇后还跟宜音说:“娘娘有了赐婚的话,妾竟瞧着张家似是很不乐意呢,年节时的话,三个月过去了,张太夫人竟然才入宫来给娘娘请安。”
与杨府对张家的态度不同,皇后因着张修仪争宠的事情,她自此便冷了张家女儿,也冷了张家。而且圣人将要放出宫的宫人择选之权交到了皇后手中,皇后眼看着自己早早选好了名单,但张家就是迟迟不开口。
承恩殿的李嬷嬷如今成了杨观音的心腹,她是个惯会阿谀逢迎的,猜忖着皇后的心思,便说:“张阁老是仰仗着国公爷的势力才上来的,这张家也太托大了些,是他家小郎娶新妇,又不是嫁贵女,还压着台子,让娘娘等着他们的信儿。”
杨观音听了这话,心中越发不受用,对张家原本的反感,也变成了厌恶,所以在宜音跟前也不免发了发牢骚。宜音由着她服侍着,从侍女捧着银盘中挑选了一枝晨起从园中剪来的春海棠,簪到了鬓边。
“观音的眼光还是这般好,果然这枝最好看。”宜音在镜中端详着,“在家中时,祖母每回出门前梳妆都必要你在跟前的。”
杨观音的视线亦望向铜镜中,温婉笑了,“妾眼拙手笨的,不过是祖母不嫌弃罢了,哪里比得上娘娘心灵手巧呢。”
宜音抚了抚鬓角,打趣道:“我们七娘什么时候学的这般嘴甜了?”
皇后眸光潋滟,将两支金镶玛瑙花头长簪对称簪在了宜音的云鬓之上,退后半步,端详了下,笑说:“娘娘美貌,见之忘俗。”
宜音侧了下身,能清晰地看到观音的神情,她眉心间的红痣娇俏妩媚。
“也不过是对镜自赏,华年空嗟叹而已,连身边的人都走的走,散的散。”宜音敛目,轻叹了一句。
皇后一时不知作何回答,她方才这句话说的唐突。六姊姊进宫是遵循家中的意思,后来登上太后之位亦是为了杨家的利益,为着这个,祖母经常叹息:“可怜我的六娘,这一辈子连女娘子正经的谈婚论嫁都成了奢望。”
她却还哪壶不开提哪壶。
正当皇后不知如何圆过去的时候,一旁侍立的李嬷嬷将话接了过去,“即将出宫的这些人都是宫里侍候惯了的,太后娘娘如此伤感,可见娘娘平日里对我们这些人是多么仁慈怜爱。”
“李嬷嬷说的是呢,”皇后说:“妾生怕娘娘不习惯,后面放出宫的人选也都是仔细斟酌过的,打算过两日定了,就拿给娘娘过目。”
“不必了,剩下的你看着定下就好了。”宜音扶着皇后的手站起身来,站起身来,“你是个细心周全的,最近陛下来我这里请安,也提起说后宫最近一切井井有条,是皇后管理有方的功劳。你做事情我是放心的,只是方才提起这个,我就不免心酸,晚心是在我身边伺候惯了的,实在舍不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