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仪鸾(2 / 2)
圣人手握着建盏,沉思了许久,终于长长叹了一口气,说:“若是打仗,钱粮是个大问题。据户部报上来的折子,江南那边已经有近万数灾民流离失所,这些人也要尽快安置……左右都是要银子,户部支不出来,沈修竹这几日拿着账册子就差追着朕要钱了。”
宜音垂首默然,半晌才说:“陛下召集户部主事商议吧,我也听一听。当家做主,银钱上的事情,外面的账是给别人看的,面子上的花样子不能当真,内里的数咱们自己得清楚。先算账,算完了账再决定怎么开支花销。”
“娘娘能亲自坐镇固然是好。”圣人忖了下说:“只是沈修竹苏元贞这一帮子都是当年跟着阁老第一个反对后宫干政的,即便是迫于朕的话,当面不敢反驳,但是事后论起来,朝堂上怕是会将矛头对准娘娘。”
其实他还未将此事说尽。清查账目只是一个开端,江南这场仗势必要打,不论胜败最终都会触及到某些人的利益,到时候若是他们朝堂上提起来,恐怕落在太后头上的就不止后宫干政这一个罪名了。挑动兵戈、祸乱朝纲,更有甚者打着清君侧的名义举起反旗都是极有可能的。
圣人说罢,沉默了少顷,烦乱地执起茶盏,又重重放下,道:“姊姊,我怕我到时候护不住你。”
宜音说出听政那番话的时候,自然也想到了所有可能的下场,但是眼下再没有别的法子了。正如她曾经同李承晔所说的那般,她的结局,早在当初进宫时就已经注定了。
在这场皇权与世家争锋的角逐当中,她一踏皇城宫门就注定成了牺牲品。她是世家女,若是世家获胜,那么她便成了李氏皇族掌权者泄愤的对象,而倘若世家落败,她在天下人眼中,又不可避免地会代替自己的母家背上遗臭万年的千古骂名。
他们看似都将抉择的权利交到了她手中,但实际上她连做到公正自保的资格都没有。她的路就是一部死棋,怎么走都走不活的。
这一点她渐渐看得明白,也渐渐不再在乎。
人生的虚妄可笑之处,何止如此。
宜音情绪平和,与以往并无不同,她再未解释什么,只是淡声说:“就在承明殿偏殿议。陛下亲自提拔进仪鸾阁的那个钱峰听说很好,此次朝议就让他带人御殿吧。”
皇帝应了声,又忖着问:“娘娘,摄政王那边是事后再禀,还是提前遣人知会?”
宜音明白他的意思,他担心李承晔不同意,她摆了摆手说不必,“王爷领着摄政之权,朝事绕不过他去,但是此事别人说不通……我亲自同他说吧,你不必管了。”
圣人从寿康宫出来的时候,正巧下起了雨。
长安城夏日的雨下的很急,他命人去传轿辇,自己站在亭中等着。
朦胧的雨幕将天地连接起来,肆意冲刷着这座巍峨皇城,一切都在这样的迷蒙中变得脆弱、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