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百官出行(2 / 2)
长乐道:“父皇都支持你,我总不能为了那些钱就反对吧。”
长乐挽着玉太白的手道:“以后你多赚些钱,这次咱们不仅花光了所有积蓄钱,还欠了皇家一些,我怕他们对你有意见。”
“长乐你真好。”玉太白亲了一口长乐毫无瑕疵的脸颊。
“你干嘛!”长乐脸颊发烫,红晕动人,气恼地拍了一下玉太白的肩膀。
“你真好看!”
“咳……”小李治吭了一声,表示他在这,刚才姐姐和姐夫把他遗忘的神情令他一阵难受,又不知道是什么感觉。
玉太白和长乐这才专注于编写教材。
如今玉太白已经没有多少时间能教李治他们了,所以尽可能教材写得能够轻易自学的程度。
后边涉及更深层次的实际应用数学,包括统计学等只能每天简单教几十分钟。
物理方面也开始给他们写教材了。
化学元素周期表也弄了出来,但还不到教他们化学的时候,得让他们自己去通过观察,发现宏观物理方面无法解释的现象,再提出化学。
死记硬背的东西,总没有实践得到的结果深刻。
恍惚之间,就到了二月初二,这一天是玉家庄土豆开挖的日子,全国瞩目。
文武百官队伍,人人皆骑马。
随行的还有不少王爷,而且李渊也在。
路上见到那噪音颇大的蒸汽机车正在拉湿润的沙子或者碎石后,也甚感好奇。
这才有人拿出了第一版长安日报,说里边有介绍。
走了一段路,就发现前边有人在修路,道路修一半留一半。
用材料还是绝大部分官员没见过的灰色泥浆。
而且还有一个很大东西在搅动石头和灰色泥浆,动力源也是来自一台冒烟冒气的蒸汽机车,似乎上边有两个那种很吵的装置。
那蒸汽机车一直在搅动,车上有人不停地把湿的沙子,灰色粉末,碎石铲进那那一直转动的铁器里,没多久后就倒出一堆水泥混合石子,倒到一辆车的拖斗上。
拖斗的密封性做的不错,渗出的水非常少,而且拉一车出去后,直接倒在路上,工人们就开始找平。
若是水泥干了一些,就补水,整个过程很快。
李二问道:“太白,那个机器是什么?”
玉太白解释道:“这个是专门用来搅水泥浆用的,也是通过蒸汽机提供的动力来运作。”
李二道:“这路已经修了二十天了吧,修了多长?”
玉太白道:“大概有十里了,那个机器出来之后就快很多,一天四台机器,一天能铺一里路。”
李二和百官们都觉得很快,一天这个效率比修咸阳直道的速度快多了。
最关键的是似乎用不到那么多人力。
需要用到的人力基本都是短程的挑沙子,铲沙子,或者提水。
李二和百官们看到最近一处取沙子和水的地方,也不过二百多号人同时运作。
铺地的更是只有十来个人。
房玄龄问长孙无忌道:“辅机,这东西湿乎乎的,干了之后这能想城墙上边的水泥那样?”
长孙无忌道:“再走一段路你就能看到了。”
果然,距离玉家庄还有十多里路后,就看到了干硬的水泥路,上边还有一条条细线,每隔一丈还有纸张隔开。
马匹踏上去后发出很响亮的击打声。
有一些不知情的官员道:“这路好是好,也很平,就是太硬,对马蹄和牛蹄不好。”
此话引得不少官员赞同。
这些马都没装上马蹄铁,朝廷对马蹄铁还未公布,打算发兵突厥才装上那玩意,生怕被敌国偷取了情报。
所以玉太白的小马驹在玉府被烧后,就一直被养在玉家庄。
房玄龄等几个知情的官员面面相觑,没有搭理那些官员,马蹄铁一出来,这路最好不过。
之后他们就看到了蒸汽机车在路上平稳地驰骋,速度很快,李二等人还得加快速度才能追上。
“好快!”
这是蒸汽机车百官们的集体印象。
之前在土路上的时候,发现这些车开得很慢,没想到上了水泥路后竟然能开得这么快,最离谱的是上边还拉着一车的水泥灰。
李世民,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高士廉,李靖等人看玉太白的神情都充满了钦佩与怪异之意。
李二道:“太白,你又造了了不得的东西,这水泥路确实不错,不仅运输东西快,运输军用物资也很方便。”
玉太白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道:“这都是为了方便出行!”
而工部的段纶则死死地盯着蒸汽机车,不愿放过每一个细节,但他想破脑袋都无法理解,蒸汽机的内部构造十什么?为何一把火就能让一辆满载的、浑身是铁的车跑得那么快?
若是不玉太白就在李二旁边,段纶估计直接去问原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