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李世民的迷茫(2 / 2)
长孙无忌也道:“而且还不能分太多,不可养肥了突厥。”
杜如晦道:“解铃还须系铃人,不如问问玉国公,看看他如何说。”
众人也纷纷点头。
李二也早有打算,只不过不想太过依赖玉太白,就是有些时候玉太白捣鼓出的那些东西,会令李世民生出深深的挫败感。
但李二度量还是很大的,也早有问玉太白的打算,因此还是把玉太白叫了过来。
现在还是上午,玉太白还在宫里,一会儿工夫,玉太白就骑着唐行车到了甘露殿。
玉太白听他们说解释了一会儿后,得知他们先前在讨论怎么解决粮食过剩的问题。
玉太白道:“哦,原来是这事啊,这是个问题。”
李二听玉太白这么一说,也紧张起来,其他大臣也有些紧张。
如果朝廷治理到粮食留着发臭那就搞笑了,估计会被后人笑谈。
“不过还好,问题应该不大!”玉太白不急不慢地喝完那一杯茶。
听玉太白这么一说,众人才松了一口气。
房玄龄听玉太白有主意,也非常好奇,道:“玉国公可有什么好主意?”
玉太白道:“可以养猪狗鸡鸭鹅啊!”
李二他们一怔,似懂非懂,想到了一些关键的地方。
“百姓吃不起肉,现在圈养家猪的一斤肉要三十文,太贵了,万香楼和醉香楼的扣肉一碗都要两百文了。
寻常百姓一个月工资也才一百多到三百文不等,长安城里讨活计的能有四百文以上,寻常百姓谁吃的起肉?”
街边也只有勋贵才吃得起烤串。
李世民他们点头,至今他们都不敢想大唐百姓家家户户天天都能吃上肉的盛况,那得是怎样的盛世才能达到的盛况!
要知道一些官员都舍不得天天吃肉啊!
就比如一些末流言官。
地方州县能顿顿吃肉的也不多。
百姓就更不用提了,不到特殊日子,根本吃不到肉。
能吃到鸡蛋都是不错的了,一些山村里百姓还把家里的老母鸡当成宝贝供养着。
所以古代真的算是另一个世界。
玉太白看到桌上有不少橘子,拿了几个直接一边剥橘子一边说。
李二都一阵肉疼,那橘子是贡品,能吃到的人可不多,这个时间橘子已经开始少了。
玉太白每次来甘露殿看到好吃的都不会客气,不得不说古代水果比较少见,估计跟运输能力有很大关系。
“猪肉是最适合咱们黄炎子孙吃的肉了,家猪肥肉虽多,但瘦肉也很充足。
而且猪非常能吃,把土豆玉米磨成粉末,混合一些野菜煮发,能把猪养的膘肥。”
玉太白两三口就干掉一个橘子,继续道:
“一头猪大概能养到两百斤以上,能吃掉的粮食比人还多,每家养个两三头猪,人多的就多养几头,再养一些鸡鸭鹅,再养几条有看门狗,也会吃掉不少粮食。
虽然粮食应该依旧会有富余,但也剩不了太多了,不可能一百亩都种土豆吧?
天天吃土豆谁都会腻,傻子才那么干,还是吃米、面舒服。”
还别说,不少人都有把大量土地都用来种土豆的打算。
玉太白这么一说,房玄龄,长孙无忌,程咬金和尉迟恭脸色都闪过一瞬间的尴尬之色。
“人人都能吃肉?”李二喃喃道,心中开始想象玉太白勾勒的画面。
“对,人人都能吃肉。”玉太白又拿了两个橘子,道,“百姓可以把生猪卖了换钱给家里添新东西,也可以自己杀了吃。
我觉得他们应该还是会卖掉一些的,有了钱每天买一点肉来吃,毕竟直接杀了不好保存,不是冬天还真不好保存。
而且以后大唐人口会越来越多,毕竟粮食充足,只要不是天天都打仗,或者没有全国范围的严重灾害,百姓肯定很能生,二十年后估计会有万万人之数。
到时候才是真正的考验!”
李二也拿了两个橘子剥了起来,盘子里的句子都快被玉太白吃了一半了,一遍吃橘子,一边认真听。
见几个重臣都看着他俩吃,李二无奈,只好把橘子都分了。
重臣们纷纷谢恩,剥开橘子后,一瓣一瓣,就如同后世某些弹丸之国缺乏水果的吃法,有细细听玉太白说话。
玉太白继续道:“而且以后粮食多了,百姓可以用多出来的地种水果,或者开养猪场,开养鸡场也可以,养牛也行啊。
不过大唐要是有万万人之多,一个男丁一百亩田地,估计还是不够分的。
这是个大隐患,那才是真正的考验,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
众人也听出玉太白说的考验是什么,之前虽有一些预料,但还没玉太白想得这么深,对玉太白都佩服不已。
就连李二都觉得而自己看得不够远。
杜如晦道:“启禀陛下,臣觉得这分田制度该改一改,一个男丁一百亩确实太多了,若都用来种粮食蔬菜,肯定是吃不完的。”
长孙无忌道:“臣附议,臣觉得应该修改分田制了,一个男丁一百亩确实太多了。”
房玄龄道:“臣以为匆忙修改不妥,那些已经分得土地的百姓肯定不愿意让出来。”
此话一出,众人又沉默了,若是修改分田制度,对百姓肯定不公平。
众人又看向玉太白。
玉太白道:“你们看着我干嘛,我也没办法啊。
怎么修改分田制度都不公平,而且要改最好越早该越好,因为等过了几年,人多了就不好办了。
这是得罪人的是,我可不想得罪百姓!”
众人还是盯着玉太白,他们也想不到好的办法。
玉太白直接无视他们,还打了个饱嗝。
李二脸色一阵抽搐,看来以后有什么好东西不能随意放在甘露殿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