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人间长河,你我在争渡(2 / 2)
连声音都不许发出来,就更不要说在饭桌上说话逗笑。
所以以前苏远是很不喜欢在那样的氛围下吃饭的。
于是,要么他就是先偷溜去厨房里饱餐一顿,要么他在桌上吃饭,就要反着来,就要发出声音。
再说就他那吃相,狼吞虎咽的,噼里啪啦,哪能不发出声音?
所以每次只要他在桌上吃饭,一准要照例被云济训斥一顿。
苏远那脾气,一直到了后几年才有所收敛。
但是眼看着就要老老实实当和尚了,云济却把他赶下山了。
“师父有没有去医院检查?”
“具体是什么情况?”
苏远很担心云济师父,跟延善问道。
延善叹一口气,道:“师弟,师父多大的本事你又不是不知道,什么问题他还能不知道?”
“我们劝也劝过,师父说不去了,他说禅机已到,就在寺里待着,随缘而行。”
“师父年纪也很大了,唉,那里还经得起医院的折腾?”
他连连叹息,不过眸中却又有欣慰目光。
生死对于云济和尚这样的得道高僧来说,已经是如浮云,他已经没有畏惧,只是顺其自然。
苏远点点头,也表示理解。
他毕竟是当过和尚的,知道对于死亡,僧人更看重的是圆寂。
也就是顺其自然,在青灯古佛前圆寂,表示时辰已到,登渡西方。
那时,人世间对于高僧来说,是一条长河。
人出生,就是从长河这一边岸进入长河中去,之后随着成长,慢慢朝长河对岸靠近。
当然,有人选择了随波逐流,有人选择逆流而上。
僧人选择的,是渡过长河,登临彼岸,如此才算是脱离凡尘,才算是永远与这人世长河隔绝。
才可以,坐在岸边,看着长河里的人儿像是鱼儿一样,只知沉溺河水中,却不知如何上岸,更不知岸上光景。
生于长河里,死于长河中。
僧人看中的圆寂,是脱离长河。
一家之言,各家不同。
苏远虽然不是个道行高深的和尚,但能理解云济和尚。
云济和尚的句号要在青灯古佛前画下才算圆满,否则在其他地方,都不算圆满。
延善道:“师弟啊,以后有空,多带清清回罗汉寺看看,看看师父。”
苏远郑重点头:“师兄,一定!”
师兄弟俩人,忽然都停住了说话,目光一同望向远方的夜空。
这一时刻,仿佛世界忽然静止,夜空繁星,安安静静映照罗汉寺。
不对,是人与自然融为了一体。
微风、花香、虫鸣……这一切就在身边,与自己贴合,自己成了这大自然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