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这是我想出的答案(1 / 2)
书院虽然对女子比较宽容。
但是毕竟还是男子的天下。
书院中学子的数量,还是男子占多数。
只不过,齐国国灭,齐国疆土四分五裂,书院中的男学子才变的少了起来。
齐国覆灭,疆域一分为四,分别被徐家和魏、韩、晋三国瓜分。
书院的学子大部分都是曾经齐国的子民。
现在齐国覆灭,他们很多人都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也不仅仅是要另谋出路,最主要的还是要回家看看家族的情况。
男子都是家中的顶梁柱。
也不乏有些学子的家中出了变故,需要他们回家主持大局。
而女子则不同。
疼爱女儿的父母不忍她们回家的有。
这些父母本来就是疼爱女儿,才会将女儿送到书院读书。
不论家中是否出了变故。
她们也会写上一封书信,让自己的女儿留在书院。
最起码没有人会对书院动刀兵,书院最起码是个安全之所。
觉得女儿回家并无益处的也有。
也有一些人家送女儿到书院读书就是为了给女儿增添一些价值。
也就是徐云风所熟知的镀金。
在书院读书可以让她们的女儿嫁给更好的人家,换取更多的利益。
家中出了变故的是没有精力再管她们了。
一些母亲也会写上一封书信,让女儿在书院好好待着。
也不乏有不闻不问的父母。
当然了,也有些人家会将女儿叫回去,用她们去换取家族的安定。
亦或者是换取荣华富贵。
种种行为不一而足。
最终留在书院的女学子还是要多一些的。
离开书院的男学子却是占了绝大多数。
各种理由不一而同。
留在书院的基本只有宜州和锦州两地的学子了。
反正,最后书院之中女学子和男学子的数量基本上是相持平的。
男学子也有不少的人聚集在一起。
与女学子的活泼和欣欣向荣不同的是。
那些男学子却显得有些沉默。
徐云风的那句“女子为何不能为官?”
他们注定是给不出一个答案的。
“苏兄,不知刘老是否解了你心中的疑惑?”
这些留在书院的学子,也不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老师的。
他们多是宜州和锦州人,拜的老师却各不相同。
他们很多人的老师都已经离开了书院。
现在书院之中剩下的都是一些年老的讲师。
他们平常很少出来授课,现在也不得不为学生们每日授课。
他们也很少收学生。
毕竟年纪大了,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教导学生了。
他们之前也的确是有不少的学生。
但是那些学生多数早已离开书院。
要不然也用不着他们亲自每日授课了。
被称作苏兄的,他的名字叫做苏成。
他的老师就是一位住在竹林之中的老者。
他也去过竹林见过了自己的老师,也向自己的老师问出了那两个问题。
也向自己的老师讲述了徐云风说过的话。
他的老师也没有给出一个答案。
只是跟他说,让他自己去想。
苏成又问老师他该如何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