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视察新的养殖场(2 / 2)
“我看到了,我又没有眼瞎,贵EWQ168,王青一路发,这车牌有点意思。”李斌笑道。
“没办法,谁让他那么骚包。”王东吐槽道。
现在和李斌混熟了,他也放开了。
“李叔,各位,不好意思,刚刚送完孩子才上来,大家久等了。”停好车,来到众人面前,给大家发着香烟,王青歉意道。
“没事,可以理解。”点上烟后,李斌摆了摆手。
众人寒暄几句后,就开始进入了养猪场。
整个养猪场占地面积600亩,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养猪场。
整个养猪场里有着10栋两层的建筑,它们都是猪舍。
王青和李斌还有镇领导班子等人进去参观的同时,王东也吩咐专业人士开始对建筑进行检测。
为了达到华腾农业‘变态’的苛刻要求,富源集团旗下建筑公司的设计师们,也是绞尽了不少脑汁,还请了不少专家。
毕竟他们之前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以前建的都是写字楼和住宅楼,建设养猪场还是花姑娘上轿头一回,付出了不少心血,就是为了尽可能地让所有的猪舍都能贴近自然。
二楼猪舍采用了双层结构的屋顶,精准度达到了20度的屋檐坡度,可以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
屋顶每隔6米有一块采光瓦,隔热的同时又不会阻挡到紫外线,作用嘛就是为了提高圈舍里猪的免疫力。
毕竟这里养的猪,不可能像村里的黑猪那样,能经常出去运动。
这个养殖场里的猪们,可能到出售了才能出去。
为了确保夏天室温控制,墙帘布均安装和使用了能够调节温度和湿度的水帘布。
猪舍内部不同于传统猪圈,宽敞明亮,它们可以在里面撒丫子欢快跑步,也可以安稳地睡觉。
整个猪场的母猪床设计,与地面相离100公分左右,使猪便排放后能够立刻落入到地面。
不仅为母猪和仔猪们创造了干净、舒适的食宿条件,也十分方便卫生的清洗和打扫。
几万头猪,如果光靠人工喂养,不是人累死,就是猪饿死。
此时就要靠整齐划一的自动加料器了。
喂养方式由喂养人员从饲料加工中心驾驶着电动车装料后,送到每个喂养器旁边,只需要将开关轻轻一按,饲料就会“噌噌”地自动添加到喂养器内,直到加满为止。
整个过程不需要耗费饲养员的一点体力。
猪场的铲屎官们同样轻松。
整个猪场场地的粪便,均采用机械化括粪器清扫。
只要将电开关轻轻一按,就可随时将粪便自动清扫出去,直接将粪便输入集粪池内。
猪的排泄物经过发酵干湿分离等一系列处理工序后,固体成了绝佳的有机化肥,完全无臭,可以直接用在牧草种植、水稻种植等,实现循环利用。
而与其他养猪场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像村里的养殖场一样,不管是外面还是里面都种植了很多绿植,为了就是净化空气。
仿造生态办公室的理念,将养殖场建筑室内与植物景观合为一体,打造出别样化的园林空间。
棚架上,吊着株形优美的常春藤,叶色四季常青,茎叶自然下垂,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分栏空隙,株形挺拔的艾草,叶片呈浓绿色,散发着清新的香气,可以让人瞬间神清气爽。
虽然已经在云上村的养殖场见过,但是几个镇领导还是觉得很新奇。
“王青,光是这些绿植,恐怕就投资了不少钱吧!”镇书记王林感叹道。
他觉得这养殖场太豪华了,从远处看,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些猪舍是人住的呢。
“这些绿植都是从村里的养殖场,移栽来的,没花多少钱。”王青笑了笑。
“你们的猪场猪种引进工作准备得怎么样?”镇长刘刚问道。
闻言王青说道:“我们已经跟牧原下了订单,过几天猪崽就能进场了,从明年开始,我们应该就不在需要购买猪崽了。”
作为全国最大的生猪生产商,牧原集团早在20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发展种猪育种的“种子计划”,近年来已连续多年无需进口种猪,摆脱了对进口种猪的依赖,走出了一条种猪育种产业化、市场化之路。
数据显示,到2020年全国进口种猪将会超过3万头,创历史新高。
这意味着生猪产业种源“卡脖子”问题依然严峻。
究其原因,有关专家分析指出,本土育种存在周期长、投入多、见效慢等问题。
因此,
尽管直接进口外国原种猪每头需要花费至少4万元,甚至有时高达五六万元,但快捷、方便、见效快,
在目前市场还是处于比较粗放、拼市场规模的阶段,国内很多企业对猪的育种并没有足够重视。
一方面是生猪生产规模需求大量种猪,另一方面是依赖进口的种猪正在陷入“国外引种-退化-再引种-再退化”的局面。
面对这种尴尬,牧原集团早在20年前就开始了“种子行动”,多年来持续投入大量资金,默默无闻地做着生猪育种创新研发工作,致力解决生猪种源瓶颈问题。
接着大家又去了其他地方视察,总的来说,王青特别满意。
一个大型养猪场,需要场长、副场长、配种员、分娩员、保育员、肥育员、兽医、修理辅助工、门卫等多种职员;而且养猪场兼顾着有机肥料生产厂一体,所需员工还要更多一点,全场员工共上百人的人。
上百人的吃喝工作,几万头猪的吃喝玩乐,没有专门的管理人才,一不留神就是一场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