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赵九龙的压力(2 / 2)
赵九龙作为宋国皇帝,不过才20岁。登基三年,就遭此劫难心中甚是不平。
心中无数的怒火没处发泄,只有转化成了在床榻之上与后宫妃嫔搏杀。每一次的冲击,他都使出了全力。一连几天,就让后宫所有妃嫔一到了夜里就有个地方隐隐作痛。
太监刚把一个妃嫔抬出了赵九龙的寝殿,这已经是今晚的第三个了。尽管有太监不停劝阻,可赵九龙依旧我行我素。
他爹在位三十年,除了吃喝玩乐就是吃喝玩乐。大宋的江山早已经千疮百孔,可他爹很有福气,三年前就死了。
当他登基之后,面对着糜烂的朝政以及吏治。尽管他严于利己,勤勉有加。哪怕是通宵达旦的批阅奏折,可依旧不能扶大厦将倾,不能力挽狂澜。
当鲜卑军围城的第一时间,赵九龙就亲自挂帅巡防四门。任何关于守城的事宜,全都是巨细靡遗的一一过问落实。
要不是赵九龙如此,这汴州城哪里守得住一个多月。恐怕三天就要被鲜卑军攻破了,可想而知赵九龙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今天他如此的放纵与气愤,完全是被那些迂腐的朝臣气的。要说气节,那些老顽固肯定是有的。
只是气节这东西也要时移世易,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选择。
赵九龙认为汴州就算守住也是孤城一座,已经丢了半壁江山也不差这一座汴州城。此时应该倾全城兵力突围,去往陪都才是正途。
陪都不但有同样的六部九卿,而且还有二十几万兵马。更多许多的城池与充足的粮米。
虽然丢了汴州城会遭来骂名,那也比死守孤城亡国要强。谁知道他刚起了头,就被所谓的言官与清流跳出来大骂。
他们指着赵九龙就差说脏话了,一个个义愤填膺慷慨陈词。一些本想同意迁都的大臣,此时也都不敢再说什么了。
朝会就在赵九龙拂袖而走后散了,吵了小半天一点解决办法都没有。这才导致赵九龙拿这些嫔妃泄愤,好像只有这些嫔妃能乖乖对他俯首帖耳。
连着好几天赵九龙白天都没有上朝,不是巡视城防就是回后宫缓解压力。
朝臣们分成好几派,有要议和割地的,有要迁都突围的,还有就是那些准备舍生取义死守国都的。
然而不管赵九龙如何任性,这朝会终究还是要开的。七日之后,赵九龙重新坐到了大殿上。
他阴沉着消瘦面庞,黑黑的眼袋预示着昨晚又是精疲力尽的一夜。
身边的太监尖声高喊,提示众位大臣有本早奏。
一名绯袍大臣站了出来,谨慎的说出了一件让众人都吃惊的事情。
“陛下,汴州城于昨日突发疫病,城中郎中束手无策。此疫病传播极快,得病之人不消半日就全身溃烂而死。臣虽然已经把发病之地隔离,但城中多处地方同时爆发疫病,望陛下派出御医尽早扑灭时疫。”
这位大臣说完,朝堂之上一片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