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因为喜欢,所以全力以赴、不求回报(1 / 2)
102 因为喜欢,所以全力以赴、不求回报
时间过得很快,曹叶、韩子瑜和张毅的三星人公司已经上市了,韩子瑜跟她提过要把那一百万当做投资入股,赵殷婕拒绝了,她不想让曹叶知道。
赵殷婕坚持,韩子瑜也只能作罢,就当他是为公司借的吧,连本带利还到赵殷婕账户上。
韩子瑜看了好几年赵殷婕默默追曹叶还不让曹叶知道的事儿,他不认为这样能追到人,也不认为是个好法子。韩子瑜劝过赵殷婕,要么大大方方的追,要么就换人,何必把自己搞得那么狼狈。
赵殷婕只是摇头,不做回应。
韩子瑜不理解,问过张蕾,可张蕾都不清楚赵殷婕有喜欢的人、喜欢谁,他只好含糊过去。
连她大学几个舍友都不清楚,这或许是她藏得很深的秘密了,至少是在大学里藏起来的秘密,如若不是她问他打听过好几次曹叶的消息,他或许也发现不了。
他尊重赵殷婕,她不说、不提,那就随她,反正他劝过,也帮赵殷婕在曹叶面前暗示过,这俩发展成什么样是他们的事情。
赵殷婕一共收到了一百三十五万,韩子瑜原话是:“你在最困难的时候帮我们,我们又不是那种白眼狼,连这种利息都要克扣。而且,又不是我一个人的意思,也是我们三个共同决定的。”
三星人发展到现在,已经是一家比较大的公司了,董事会里,曹叶、韩子瑜、张毅占股分别为29%、22%、23%,其余五名一共占股26%。
收益还算理想。
在导师和同学的鞭策下,赵殷婕在2029年9月投稿的国际新闻赛事获奖了。
而此时,研究生也迎来了毕业答辩。
很让人头疼的一件事情。
赵殷婕特地问公司请了几天假来处理这件事情。
准备了许久,导师在最后才点头说她论文可以了,准备答辩吧。
导师避嫌,但在她进场之前问了她一句:“你觉得你这篇新闻为什么能获奖?”
为什么?
赵殷婕想,是文字有了温度,新闻事实得到了传播,不愚昧大众。
导师却摇头:“因为前面平实无华,中间转折突兀却又合人性,结尾算不上精彩,但同样符合人性。通篇下来,却让人嘘唏不已。”
“文字的确有温度,但不足以让你获奖。不然,你该去参加文学类奖项,而不是新闻奖。”
赵殷婕只觉得导师一句“嘘唏不已”话外有话。
细细想来,那篇文章,讲的是个悲剧,道出的是人性复杂。
妇人因年少遭遇,在赚了钱之后捐钱培育大山女孩,最后无数刚刚走出大山的女孩子们却因她而去,毁了后半辈子的生活。
她也曾善良、努力、拼搏过,她也向命运挑战过,最后她却成了葬送女孩们的刽子手。
她爱自己的子女,子女却被人贩子所拐、所害,所以她待小孩温柔体贴,在很多人眼里是个慈善家、大众妈妈,却在赵殷婕一次次深挖探访中发现,无数的孩子藏在了花地。
她本无辜、柔弱,让人心疼,她本为后人撑起了雨伞,却受不住世俗的恶意成了那让人深恶痛绝的恶鬼。
文章的前期,赵殷婕没有描述她获得了什么荣誉称号,只说她爱子、帮助女孩,下了笔墨写她为了大山里的孩子、为了无家可归的孤儿、为了羸弱的孩子就付出了怎样的艰辛。
如此辛苦,明明承受了那么多的委屈终于得到大众的认可和善意的帮扶,却在此时,只因路人的一句“假慈悲”恶念陡生,撕了雨伞还将伞骨拆毁、埋藏,不仅让人淋雨还要让他无所可以支撑。
最后的最后,是她抱着孩子们的尸骨于火花中藏匿,所有的积蓄,不多,但全部捐赠慈善机构。
她也善良,可她手染无辜之血;她也恶毒,可她确实做过善事。
人心复杂,难以说明白、辩明白。
赵殷婕也曾投过积极向上的暖心故事,比这篇新闻之中所描绘的爱子、亲情更温馨,更有力量,可从未获奖。
新闻人物足够有名气,新闻价值很高的也有,在国内反响很好——或者说在国际上的反响也都不错,但不足以评奖。
赵殷婕不明白。
她传递的是新闻事实,可又不只是新闻事实。
这个问题纠结到最后,答案要从“新闻是什么”来寻找。
就像大一时候,上新闻理论课程时,老师也问过这个问题:“你觉得新闻是什么”一样,她不知道。
新闻的五要素、新闻的特性、写新闻的注意点……
这些她都知道,可隐隐还有一个更为深奥的答案,呼之欲出,却有戛然而止。
进行答辩时,同样的问题抛出来,赵殷婕细想,只能凭着感觉回答:“传递人心温度。即便是负面的新闻也能教育民众向善向美,就像我在论文之中提到的,新闻文字是有温度和力度的,它的影响力很广泛,作为新闻工作者的我们不只是事实的搬运工,更是情感内核的传达者……”
言语之中,她的思维似乎也更加明晰。
答辩进行到尾声,教授问了最后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会选择从事新闻事业?”
“因为热爱,热爱这个社会、热爱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几乎是脱口而出。
最初是因为他,而在有限的选择里选择了一个可接受的专业,那时因为喜欢,所以全力以赴、不求回报地追逐他。
后来,学习过程中,她希望自己能举着自己的武器去抨击不公平,成为拯救世界的大英雄。
如今……从业之后,她热爱这份工作,负面新闻、正能量新闻很多,新闻工作者就是见证这世间光与夜的人群之一。
最初,她不愿去调查那些看着就很负能量的新闻,不愿意去报道。
可这世界不是只有光,所以她不得不藏于黑暗凝视深渊。
但看见深渊之后,她才慢慢发现,深渊之中也有微光,光明之下也有黑暗。
包装的光鲜亮丽,背后的黑暗就更大。
可黑暗吞不了光,光也照不了全部的暗。
无法抹除光,也无法消灭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