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实力到底有多差(2 / 2)
而在百济事件之前,刘龙辉是受到了院系拆分,将北大多个学部撤换到其他高校的院系调整通知。
目的是避免科研资源的集中,这对国家来说也是个好事。
但要说刘龙辉不担心,那肯定是假的。
豫大的下场,他是亲眼看到的,曾经和京大、华清并驾齐驱,现在连对比的资格都几乎没有可,岂能不唏嘘。
所以他必然是要靠着五院,来保证京大的实力。
刘龙辉离开之后。
所有学子纷纷安静了下来,急忙认真的在最后这一段时间,复习着笔记。
就连朱倩口中那些毛毛躁躁的留学生,这时候也充满了严肃。
五院对他们而言,毫无疑问是比赵教授的战时小组更具有吸引力。
当然,他们还不知道,此时的赵教授已经加入了五院。
第一排中间,是朱倩的位置,叶知寒曾经上大学的时候,把这个位置称之为积极分子专用座。
他没坐过,因为很影响自学。
下午一点,试卷正式向下传递。
拿到试卷之后,所有人便急忙写好了信息,开始埋头验算。
两分钟不到。
可能是都浏览完了试卷上的问题,唉声叹气就开始出现了。
更有不少人把几张试卷翻来覆去了好些遍,也未能下笔。
叶知寒并没有理睬大教室中的动静,而是赶紧低头做起了试卷。
他得把试卷做完,对试题熟悉过后,才能去评判其他学生的思路是否正确。
……
最后一个动笔的学生,应该是在开考后半个小时。
因为这时候叶知寒完成了试卷,从讲台上走下去。
这才令那个同学手忙脚乱的拿起笔随手写了几个字。
在教室走了一圈,所有学生的试卷完成度都很差劲。
几乎每一道题都只写了寥寥几个字,然后把最基础的微分公式写了上去,妄想蹭到一两分。
勉强会有几个基础稍好一些的留学生,能写出四五步的样子,然后就束手无策了。
叶知寒叹了口气,如果通过答案来评判的话,他们没有一个人可以过关。
在他心里,也彻底清楚了当下华夏的理工基础到底差到了什么地步。
不过叶知寒并没有失去耐心。
他们只是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