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朱厚照的战意(2 / 2)
六边形战士李世民:“虽然不知道王莽为什么如此相信朱厚照,但按照以往你的预言来看,朕也相信一次这朱厚照,@李隆基,出来好好看好好学,最起码人家比你一怂就跑要好得多!”
玄之又玄李隆基:“皇帝的事情,怎么能说跑呢?这叫撤退,战略性撤退!积攒有生力量,等待卷土重来的机会!”
驴车飘移赵光义:“所以你就把自己撤退成了太上皇?你就把自己的爱妃撤退没了?李隆基啊李隆基,你别这么搞笑行不行?这借口简直拙劣不堪。”
玄之又玄李隆基:“不是说好不揭短的吗?朕谢谢你啊,放心,朕不会再犯这种错误,朕决定提前对安禄山动手,到时候就等朕的好消息吧!”
宠侄好四叔朱棣:“你李隆基下场怎么样朕还不知道,但朕相信自己的后代朱厚照能够在这次交换代打一鸣惊人,别问为什么,问就是朕对大明后代都很自信!”
大明战神朱祁镇:“就是就是,朕身为大明战神不得不说两句,后代一定会继承朕的勇猛,一举交换代打成功!”
老歪脖子树朱由检:“.......”
摊丁入亩爱新觉罗.胤禛:“......”
一夫一妻朱佑樘:“@朱厚照,朕的好大儿啊,这么多皇帝都在看着你表现呢,你能不能稳一点让朕放心?朕实在是担心啊。”
朱厚照倒是没注意到群聊的消息,也没有注意到他父皇的叮嘱,就算他看到八成也不会改变做法。
此时的他正在忙着了解大唐的兵力和安禄山的叛军数量,就如王莽所说,他做决定的时候是莽,但在准备打仗的过程中,他可一点都不马虎。
安禄山的叛军有二十余万,而唐朝中央兵力却仅有八余万,这个数字看的朱厚照是一脸无奈,甚至此刻他还很想吐槽两句李隆基:
“你是不是傻啊,真当天下太平,中央就不留多少兵力了?外重内轻的教训还不够多吗?”
但吐槽归吐槽,朱厚照还是留给李隆基几分薄面,没有在群里直接开喷。
况且藩镇的士兵训练绝对是要强于中央,这点朱厚照心知肚明,要是仅用中央的兵力对抗安禄山,能不能防得住还够呛,所以必须要调动兵力来防守。
调动的兵力无非就是其他节度使,在考虑到这点时,朱厚照无疑是要多了个心眼。
其他节度使究竟可信不可信?会不会有人跟安禄山是一伙的?或者说有其他打算?这些问题都在朱厚照不得不考虑的范畴之内。
再加上他回忆起系统介绍故事时的细节,唐玄宗的失误指挥导致安禄山打了进来,失误指挥,究竟哪一步是失误指挥呢?
一系列的问题在开始安排前就得思考,朱厚照这个时候才开始察觉到拥有整个过程的记忆是多么重要的事情,根本就不需要考虑问题,按照原定的人选避开失误就行。
现在既然非要考虑的话,那就不得不采取老传统来应对——开会决定最佳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