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元嘉二次北伐(1 / 2)
刚收拾完刘义康,边境又不太平了。这次是南边闹腾,林邑国骚扰边境,跑到交州去打劫了。
林邑国地处越南的南部,挨着交州。交州是刘宋的地盘,而林邑国是刘宋的附属国。可这个附属国人品不咋样,跟北边的高句丽一个德性,都是明面上磕头,私底下捅刀。
公元446年,刘义隆下旨,派交州刺史檀和之去教训林邑国。还专门强调:“听话就训两句,不听话就拿鞭子抽。” 接到圣旨,檀和之得多高兴,早想收拾这小子了,没命令,一直不敢动。这回好了,都不用准备,直接拉着大军到了边境。
林邑国也狡猾,眼看着对方不打招呼就来,自己也没准备。为了争取时间,派个使臣假装求和。刘宋是礼仪之邦,做事挺讲究,派了四个使臣回礼。可这一去,扣了三个,放回来一个,也没说要赎金,就是不放。
这回,檀和之彻底怒了,直接动手,先攻取侧翼重镇,然后大军进逼林邑都城。林邑举全国兵力抵抗,前锋是一群大象。突然遇上巨无霸,檀和之措手不及,阵型大乱,第一场算是输了。回营后,宗悫献计:“这大象得用狮子对付。” 于是加班打造了一批狮子模型。再次对阵,首先出场的是真大象和假狮子。狮子看着不占优势,毕竟是假的,可人家狮子吼厉害,由人控制,还带扩音器。
双方摆好阵,还没交手,这边一串扩音狮子吼,象兵直接掉头往回冲,林邑军队大乱。檀和之趁机冲锋,冲的太猛,到海边才刹住车。到底是礼仪之邦,退兵的时候还给人家把皇宫打扫了一遍。
这一战,不但把林邑国打成了落汤鸡,而且打出了名声,周边国家都知道有个刘宋,不好惹。
刘义隆威服南疆,心里很高兴,可心也累。这一连串的事,哪件事不得刘义隆劳神,再不放松一下,估计小心脏都得罢工。
于是,刘义隆跑去教学楼溜达,跟文人待在一起,轻松了不少,还即兴卖弄了几句。先赋了一首《登景阳楼诗》,不过瘾,再来一首《北伐诗》,构思了一半,突然就来了个加急电报,北魏出大事了,拓跋焘砍了崔浩,很惨,灭九族。
惊天消息,但刘义隆的表情更惊天:一动不动,唯一的动作是蹦出了两滴眼泪。不是流给崔浩,而是流给自己。为了崔浩,刘义隆忍了二十年。第一次北伐后,刘义隆就发誓:崔浩在,绝不北伐。
刘义隆办这么多学馆,就想培养个刘宋的崔浩,好对付北魏的崔浩,可这布局被泼猴刘义康搅个稀烂。这事不怨老天,只怪自己命薄,但老天也留了话:“命里有时终须有。” 没想到这“有”就是“无”。老天没给自己送个崔浩,倒是把北魏的崔浩给收去了。
刘义隆决定二次北伐,规划很大,攒了二十年的钱都不够花,还找国内的土财主借钱,承诺按高利贷还,这帮财主都是人精,都懂得“信领导得永生”的道理,所以都没指望还。
接着是作战规划,方式是一群臭皮匠聚在一起商量。开头挺好,纸上谈兵的王玄谟一套“十胜十败论”,忽悠的刘义隆热血膨胀:“听君一席话,我都有了封狼居胥的冲动。”
刚兴奋完,就有人泼冷水,反对北伐,这个人就是沈庆之。老臣,冷板凳坐了十几年,都65岁了,才有机会参加这种高级会议。
当年,檀道济推荐沈庆之给刘义隆,安排个守城门的工作。四十多岁的沈庆之,又跟一帮小年轻守了十几年城门,直到公元442年,才给了个表现的机会。
当时,雍州的蛮族猖獗,派了朱修之去镇压,结果是个菜鸟,打了好几回,就没赢过,净挨揍。刘义隆没办法,给沈庆之封个官,派去协助。之所以派沈庆之,是因为沈庆之就是从雍州出道的,跟赵伯符打过蛮族,有经验,还帮赵伯符挣了个“良将”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