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猫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两晋南北朝 > 第69章 元嘉北伐试牛刀

第69章 元嘉北伐试牛刀(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太平歌诀  重卿为妃  天降暖婚,总裁的契约宠妻  丛岛一中2  我,能看穿人生剧本成就仙帝  鬼神的红玫瑰  流放路上遇到精怪在说话  被人类捡到的我开始投身乡村建设  开局诈尸被迫靠做饭通关恐怖游戏  火影之秋道长风 

其实,“车马喧”也不是完全没有,偶尔也会有朋友来看他,不用带别的礼物,拎酒就行。王弘任江州刺史的时候,就经常来看他,碰杯前陶渊明都先打招呼:“如果我喝醉了,你就自便,别等我送你。” 陶渊明买不起鞋,穿一双草鞋,王弘找人给他定做,得量尺码,陶渊明毫不客气,脚往桌上一伸:“量吧!”

檀道济任江州刺史的时候,也来看他,劝他出山:“以前世道乱,你不愿做官也就罢了,现在是元嘉盛世,你又何苦自守!” 檀道济不明白,哀莫大于心死,陶渊明已经“志不在此”了。

陶渊明望着南山,来一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真意”最终都没能说出口,就闭眼了。

千年以后,有个后生试着补刀,替他说出这个“真意”,就是那句“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看了这句,能否猜出此人是谁?

只是陶渊明那句是道家之思,唐伯虎这句是佛家之论,相去太远。唯一相近的是:俩人都是明白人!

陶渊明一身正气,满腔抱负,可就是没赶上好时候。前脚刚走,好时候就来了。啥是命,这就是命,天命!

公元427年,南朝宋开始了热火朝天的“元嘉之治”,总指挥:刘义隆,操盘手:王弘。

王弘有治世大才,一边全面改造,一边开荒屯田。屯田就是国家种地,政府除了向百姓征税,自己也开发荒地。当年,邓艾就在淮南屯田,后来发生了“淮南三叛”,朝廷出兵平叛,都不用带粮草,全凭邓艾供应。

王弘也学邓艾,搞屯田。几年下来,国库丰盈,高兴吧!最高兴的是刘义隆,有吃有喝,就想照猫画虎,学汉武帝,搞个北伐。当然,没汉武帝那胃口,就想把中原给收回来。

可刘义隆只看到了猫抖威风,看不到猫练功。汉武帝为了北伐,练了半辈子兵。刘义隆不懂兵法,也不练兵,就想去打架。而且对手是实战经验丰富的草原雄鹰拓跋焘,或许还有大明星花木兰也说不定。

公元430年,刘义隆出兵北伐。别看不会打仗,可人家知道啥叫“诡道”。趁拓跋焘刚打完柔然,气都没喘上一口,就派到彦之向中原猛扑。北魏没敢抵抗,挡了几刀,就全线撤退,留下一堆烂尾城。拓跋焘顾不上累,喝口水就想出兵。在拓跋焘眼里,中原也是老爸留下的遗产,不能丢。崔浩赶紧拦住:“对方气正盛,先忍一忍,等三鼓敲完了,再反攻。”

就这样,到彦之顺利拿下洛阳、虎牢关、滑台,没费多少子弹,就饮马黄河,北伐成功。刘义隆带头兴奋,刘宋一片沸腾,唯独王仲德纳闷:北魏不是这风格,当年丢个滑台,北魏要了好几次,这次丢了中原,咋一声不吭。事出反常必有妖,于是提醒到彦之早做防备。可到彦之的水平,既看不懂,也没放在心上。

等到冬天,黄河结冰,拓跋焘突然就杀过来,还按崔浩的战略,先抢地盘,后攻城。北魏铁骑冲了半个中原,身后的城市还在刘宋手里,守城的吓坏了,趁北魏还没围城,赶紧撤。这些守将也没啥能耐,而且刚占的城池,跟百姓都不熟,死守就是个死,这种傻事谁爱干谁干!

中原又回到了拓跋焘手里,刘宋也没多大损失,这场仗打了个寂寞。但刘义隆被打出了恐惧症,此后不断派人打听,只要崔浩活着,坚决不提北伐,“诡道”玩不过人家。

寂寞之外,还算有点收获。战后,檀道济向刘义隆推举了一员猛将,名字叫沈庆之。在檀道济眼里,沈庆之“忠谨晓兵”,可在刘义隆眼里,借用冯唐的话,就是“李牧站在你面前,你都不认识。”

当年,冯唐就用这话怼的汉文帝,没想到怼早了,几百年后李牧才出现,跑到宋文帝这了。但冯唐话没说错,宋文帝既不会识,也不会用。因为,沈庆之的能耐,到彦之没法比。可沈庆之的工作,没法比到彦之。

沈庆之比刘裕小24岁,但风格跟刘裕很相似。沈庆之不识字,勇武过人,善用智谋,大器晚成。唯独不赌博,这一点比刘裕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假太监:从攻略恶毒皇妃开始 我在大唐有家商场 大史记 大宋:一统华夏从救岳飞开始 风流少帝 三国:开局三千西凉铁骑,怎么输? 军旅:笑我学渣?我考入最牛军校 极品假太监 荒州王 革了他大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