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正经《春秋》(2 / 2)
以前,总以为历代主事者毫无雄心,专务姑息,以书院之强,不能铲除祸患,以致流毒至今。
经此一役,老夫深知与一清的差距,有生之年追上对方的机会渺茫,只能指望后辈子弟了。”
颜思齐这番灰心之语,让孟浩然的信仰轰然倒塌,久久不语,目光呆滞地望着心中的“神”。
“所以,老夫与荀祭酒商量后,决定成立天心堂,由你分管。
此堂不同于率性、缮性二堂,培养学子的方式会更灵活,绕开一切陋习,大胆创新改革。百年之内,必将强者辈出。
届时,一清之辈,何足道哉!到那时,铲除了太平道观,结束混乱,统一一界,为这个修真界带来太平长安。”
随着颜思齐的一番豪言壮语,孟浩然拍开了心中的雾霾,看到了书院的光明前景。
两人就天心堂具体事务密议了半天,各自端茶细畷。
“那个小道童的背景调查得如何了?”
颜思齐安排好任务之后,提起了无足称道的小事。
当然,事涉一清老道,再微小的事,也必须关注。
孟浩然当然知道院长所指,颔首回道:“那小子来历清白,世代务农,家里乃太平镇地主。
前段时间突患重疾,蒙一清施救,被收为道童,专为一清跑腿,未得传授一丝道法,应该折腾不出什么浪花。”
他说完,一脸疑惑地问起:“既然担心此子心怀不轨,院长何必答应收录?”
“唉,老夫也是身不由己,当日输于一清之手,此子拜入书院乃条件之一。”
颜思齐又一声叹息,一副往事不堪回首的模样。
孟浩然闻言却大惊,“啊”的一声之后,随之无语。
他猜不透一清老道的用意,道观破败至极,难得收得一名弟子,不留着支撑门户,却拱手相让,还是让给死对头,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那个叫司徒声的小子,得罪了一清,被逐出门户?
那也不对,即使逐出门户,也是赶出道观即可,为何送与书院?
难道他们之间有着未知的深仇大恨,那也不对啊,司徒家乃清白人家,那小子也不过稚龄小儿,短短数日,怎就得罪了一清这位得道高人?
想不通啊,想不通。
“你也别想太多,按照书院规章来办即可,不管他上进也好,自甘堕落也罢,都扔在率性堂,免得一清老道以此为借口,上门寻衅。”
颜思齐的命令,孟浩然绝对服从。虽有不解,但都严格照办。
院长正是看中他这点,加上身为书院中青派的代表,天心堂这样事关书院千载大计,才落在他手上执行。
“学生明白,我看那小子不是读书的料,在书院两晚,都是怕趴在书桌入睡,显然无心读书。昨夜,更是离谱,竟然潜入教谕处,也不知有何图谋。”
孟浩然把司徒声这几天的行径,当作笑话说给颜思齐听。
同时又忧虑道:“鲁夫子不知内情,竟传给那小子六艺讲义,要不要学生提点他一下?”
“罢了,此子之来历,除了你我与荀祭酒,不好泄露。”
颜思齐貌似不想太过于针对司徒声的意思,随即又自信满满地道:“那小子见识浅薄,能有几分定性。经过六艺经典陶冶,定会成为书院忠实学子。以往不也是这么办的么?”
孟浩然得到指点,也微微含笑,道:“院长妙计,那小子必将为我书院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