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颠倒黑白(2 / 2)
有个窝在后门附近的暗卫作证,那两个大桶他怕里头藏人,特意在骡车行进时往轮子底下扔了块不大不小的石头,颠簸之下把桶盖震开了,亲眼所见里头满满当当装的全是黄黑泔水,还摇荡了一些出来,臭不可闻。
当时他还想,崔尚书家果真有钱,竟能攒出这么大两桶上头飘着厚厚一层油花的泔水!
想不通,但差事办砸了已成事实,暗卫们赶紧把事情报给于诤。
等建隆帝派去御军包围崔宅强行破门搜查时,崔兆荣、崔夫人和一双嫡子女,甚至崔宅的大管家,全都不见了!
留下一堆不明情况惶恐至极的妾室和庶子女,被押进大狱。
京都里崔氏的旁支姻亲,还有王耀庭,也全被御军连夜抓起来一一下了大狱,以待审问。
其他翠华书院的学子们倒是无事,因为他们功名在身,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即使是皇帝也不能将他们随意下狱,否则读书人的唾沫星子便能淹了建隆帝。
不过现在东安州那边被逼反的乡野游勇十分顽强,又熟悉当地地形,派去的五千御军至今未能彻底剿灭他们,还在他逃、他追,来来回回。
若再传出崔王两家合谋造反,会极影响民心。所以建隆帝第一反应是隐瞒崔兆荣等人逃跑的真实原因,把罪名定为贪污受贿、卖官鬻爵、纵亲行凶鱼肉乡里等,畏罪潜逃,以此发布缉捕文书。
又下令将潼州总督崔兆晖撤职,召其回京待审。
这些罪名还真不是捏造,只是从前证据不足且崔家势力过大,与其较真不仅不值当,还会引起群臣动荡。
但此次私藏兵甲意图谋反,已经触及建隆帝的底线了,无论如何都要尽快除去崔家两兄弟,诛其九族!
他当然知道崔氏不会乖乖听话,只怕等崔兆荣逃到潼州便要扯旗造反了!
没关系,秦家制的第一批五百支火枪已运到京都,正从御军中挑了人练着。
只要蒙鳌把靳家军看住,崔氏最多只能暂时占着潼州顽抗一阵子而已,迟早要被剿灭!
到时一口气解决两桩谋逆案,杀鸡儆猴,想来那些心怀鬼胎者能安分一阵子。
这一晚,与崔王两家有来往的官员睡卧不宁,人人自危。
谁知第二日,建隆帝一睁眼,迎来了更坏的消息。
崔兆荣逃走前还送了份流言大礼包——
吏部尚书崔兆荣刚直不阿,因多次上奏劝谏立储以安社稷,被独断专行、年老又不肯择定继承人的皇帝记恨,派人暗杀不成反欲构陷其谋逆要将崔氏抄家。
是崔尚书任潼州总督的弟弟不愿见哥哥为昏君所害,派人将哥哥一家救出京都送往潼州。
素来清贵的翠华书院山长,即王家家主王元慎竟为此发了篇诤谏之文,劝皇帝该虚己以听,刚愎自用、迫害忠臣非明君所为!
部分出自翠华书院一系的学子们,在幕后之人的推动下也纷纷声援。
茶楼里、书坊内、街边上,处处可见煽风点火、高谈阔论的男子。
这番颠倒黑白的传言一大清早迅速传遍京都,取代会试上榜的新秀学子成为百姓们的话题中心。
京都的百姓们对这种百年难得一见的君臣互相攻讦十分感兴趣,短短时间里衍生出了一万个无中生有的剧情。
毕竟建隆帝年老是事实,一直不肯择定继承人也是事实。
家里只有那三瓜两枣的普通小老百姓都晓得,若绝后了要把家财分给族中子侄,以求死后香火祭祀不断呢,因此对于皇帝没有亲儿子又迟迟不肯过继的做法,百姓们也是不太能理解的。
整体来说,舆论风向在世族学子的带动下,竟更偏向于支持崔氏。
正准备上朝的建隆帝暴怒之下急火攻心,风疾复发,陷入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