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刘永贵的“发炎”稿(1 / 2)
雹灾和冻雨几乎祸害遍了整个锦岭市的农村,当然,并不仅限于锦岭市。
尤其是长河县这边的几个农业县,几乎都经历了第二次春耕。
连知青们都明白,今年的夏粮别说温饱了,米汤能灌个饱肚都是好日子。
就在这样一片低迷的气氛下,刘家大队再次爆出好消息,林君同志不畏艰难险阻,联系到千里之外的一个产粮大县的几个大队,愿意用多余的夏粮跟他们这边交换蔬菜。
还有一个更好的消息是,因为那边都是平原良田,山野菜很少,所以他们也可以用粮食换山野菜。
因为之前扫盲班办的十分成功,妇女主任于素芬被调进县妇联,由周家一个不到四十岁的媳妇闵婕担任新的妇女主任,为了平衡三个家族的势力分布,大队又增加了一名广播员兼大队长秘书,由于素芬的闺女吴倩倩担任。
总之肥水不流外人田,刘家大队的实权永远控制在三大姓手里,你下去我顶上,知道消息的几个女知青尽管都试图用金钱腐蚀刘永贵,奈何他说了不算。
刘永贵大队长此刻正在广播室里照本宣科,身后站着紧张的新任吴播音员兼大队长秘书,因为她写的稿子实在太过书面化,而且很多字刘永贵都不认识,一篇稿子念下来磕磕绊绊,急得刘永贵抓耳挠腮,挠得扁桃体快发炎了。
感觉这不是发言稿,这是发炎稿。
他索性脱稿直接使用大白话:“那啥,就是以后大家要整明白各家各户的活计分派,大队的活计不能丢,自己个儿家的粮食也得想办法换,力气大活计好的下地多多挣工分,体力不好的上山采山货,记住,不要越过属于咱们的区域。”
“要是想往山里边去,还是尽量多约人手,虽说我表……三老太爷跟林君同志那次几乎把茶碗子山里的狼都打绝户了,可是熊瞎子还在,大虫也还在,指不定搁哪猫着等菜上门,所以不能掉以轻心。”
“采摘山货换粮食这一块由何小雅同志和顾胜昔顾知青两个负责,记住了啊,不许整事儿,整事儿的,老子就取消他收购资格,到时候大家都有粮食吃你们家挨饿,可别怪我老刘没提醒你。”
感觉说的差不多了,他低头看看小秘书稿子最后一段陈词,感觉还能用得上:“同志们,灾难无情人有情,道路是曲折地,困难是暂时地,我们现在经历的欠坷……”
小秘书吴倩倩赶紧在后面小声纠正:坎,坎。
刘永贵承接得十分丝滑:“都是一个坎,都是我们人生路过的骚站……”
吴倩倩简直要晕了,只要顶着压力又纠正:“驿,贵叔,驿……”
刘永贵丝滑继续:“都是人生路过的一个骚站……”
广播的好处就是,因为没有面对面,不必憋笑,在张红梅笑出猪叫的时候,大队长终于结束了本次讲话:“总之,只要大队全体社员团结一致,上下一心,就没有咱们克服不了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