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胡元宝病了(2 / 2)
“……”
武大也红了脸,回头瞪着几个兄弟。
“又不是我自己,你们,你们不也是……”
胡公公又不是指名道姓只替自己说好话,而是替他们几个一起说的。
这几个兄弟也太不地道了,就只调侃自己一个人。
可惜武大嘴有些笨,越急越说不出话来。
那几个人就调侃地更肆无忌惮了。
武大想着自己在狱中时说过的话,知道是被这几个兄弟抓到把柄了,可那时他们都觉得必死无疑了,所以才都对彼此吐露了真心话。谁知道,还会有活着出来的一天啊?
“你,你们……”
武大跺了跺脚,红着脸就跑了,另外几人也赶紧追了过去。
萧杏花快走几步,过了个路口,才跟上走得最慢的那个人。
她不动声色地问道:“你们刚才怎么打趣起武大来了,瞧把人羞的,成什么样子了。怎么,你们有什么秘密不成?”
她活了两世,一大把年纪,也不是白活的。
要是这几个人不知道些什么,肯定不会故意打趣武大的。
在宋家时他们就打趣过,刚才守着凤云时,又故意打趣他,肯定是知道些什么。
果然,这人一听,眼睛立马滴溜溜直转。
“嘿嘿,为了救我们几个,萧东家和萧大哥可没少帮忙,我们都感激萧东家您呢。我也不瞒您,我们还真知道武大哥的秘密。和胡姑娘有关的。”
萧杏花赶紧凑上耳朵,“什么秘密?”
这人神神秘秘地,小声道:“我们在狱中,都以为这次必死无疑了,所以都说了些心里话和小秘密。”
“武大说过,他之前替人买东西挣跑腿钱,每次去卤肉铺时,买同样价钱的东西,那胡夫人给他的份量都明显比给别人的多。”
“他一开始还纳闷,后来不知从哪里就听说了,说是胡家相中他了,想撮合他和胡姑娘。”
原来武大并非他表面看上去的粗苯,竟是对胡家人的心思早就心知肚明了。
难怪后面听张氏疑惑过,说是武大去卤肉铺的次数就少了很多。
既然是武大有意避着,莫非他,并不看好凤云姑娘?
萧杏花赶紧问道:“武大是怎么想的?他对那胡姑娘有没有意思?”
“不知道,武大没说。”这人摇了摇头道:
“武大只是说过,要是当时和胡家走得近些就好了,没准胡公公就会在皇上面前替他说好话,放了他们几个了。”
“至于对胡姑娘有没有意思,他还真没说。”
“哦,对了,武大倒是对我们说过,他本来是来京城考武试,想着能出人头地的话就能回去娶心上人了。”
萧杏花心里更觉沉重了。
原来武大心里,还是更惦记老家的那个女子。
不过这也从侧面表明,武大至少是个长情的人,不像许多读书人高中之后就嫌弃家里的糟糠之妻。
她还是有所不解。
“既然你们知道武大心里惦记的是老家的姑娘,为什么刚才在胡姑娘面前那样调侃他?”
在胡姑娘面前,那样调侃武大,更像是故意撮合他俩。
这人又嘿嘿一笑。
“我们哥几个都觉得,胡姑娘比他老家那姑娘更好,当然盼着他俩能成了。”
“哦?”萧杏花不解。
这人又接着说道:“其实武大哥自己心里也清楚,老家那姑娘嫌弃他穷,嫌弃他什么都没有呢。只是武大哥对那女子太上心了,人家说他高中了就嫁给他,高中不了就不嫁他,他都能答应,也太没志气了。”
“再看人胡家,家世可比老家那姑娘高得多了吧,人家胡公公还是伺候皇上的人呢,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人家都没说武大哥不好。”
“男人嘛,就应该娶妻娶贤,干嘛娶个看不上自己的呢?”
“要我说,他要是真想娶那个姑娘也行,就让胡姑娘做正室,那姑娘做妾好了。反正那姑娘说了,都不介意给县城的富老爷做妾。”
那姑娘还能接受给县城的富老爷做妾?还有这种事?武大连这都不介意?萧杏花觉得,胡家肯定会介意。
毕竟她听红玉说过,胡振和张氏,之所以不想把女儿嫁给对他有所求的门楣高的人家,就是不喜欢那些人家有纳妾的传统,女儿嫁过去后会受许多委屈。
他们又怎么会把女儿,嫁给一个,什么都没有还要纳妾的穷小子呢?
萧杏花还真不知道,胡振若是知道实情,会不会记恨上武大。
她心事重重地离开,路过粥铺时,见红玉还在门口东张西望。
“还在等胡大人啊?”她问。
红玉叹了口气。
“唉,我还是不放心,这么大个人了,能去哪呢?”
这时,一个浓妆艳抹衣着单薄暴露的年轻女子,看了眼粥铺的招牌后停了下来。
“这是胡元宝胡大人家的粥铺么?”
红玉曾在风月场所待过,一看就知道这女子是做什么的。
她神色明显紧张起来。
“是啊,你是……”
女子媚眼如丝,扯了扯滑落了半个肩膀的衣衫。
“胡大人昨儿个宿在我们万春楼,今儿个一早又发起高热来,妈妈怕人有个万一,所以遣奴家前来告知,还请您这边去把人接回来。”